「麥子磨麵」碗碗都是愛
張芷芸、羅業、1919陪讀班
在寒風刺骨的小島上,來一碗熱呼呼的美味拉麵,真是再溫暖不過了。「好好吃喔,我從沒吃過這麼好吃又Q 的麵!」吉貝陪讀班的孩子們驚喜地說著。
去年底,許多偏鄉陪讀班的孩子都吃到一碗溫暖的拉麵,孩子們開心又滿足的笑容,讓「愛心拉麵送偏鄉」主辦人羅業大喊:「再辛苦也值得!」
乘風破浪送麵到吉貝
羅業是大台北知名連鎖麵店「麥子磨麵」的創辦人。麥子磨麵創立於2004 年,以「功夫湯頭•創意拉麵」為號召,食材新鮮現做,口味豐富多元,深受饕客喜愛。目前在台北公館、新北新店和七張共有4 間店。
去年11 月,羅業看到《乘風破浪來愛你》微電影,又讀到1919 救助月刊中澎湖吉貝浸信會穆玲玲牧師的故事,深受感動。「我媽媽也是浸信會的牧師,年輕時我也在澎湖當過兵,所以對澎湖特別有感情。」羅業說。
於是,二話不說,羅業馬上將店裡的拉麵冷凍宅配到吉貝陪讀班。同時也和教會弟兄姊妹和親朋好友推出「愛心拉麵送偏鄉」的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響應捐麵給陪讀班的孩子。
每月送200 包給陪讀班
雖然推出才短短3 個月,但他常在捐愛心拉麵的群組裡分享孩子們吃麵的喜悅與照片。「嘉義有個陪讀班,34 個小朋友聚在一起吃拉麵,那場面既壯觀又感人,下次一定要再多寄些給他們!」
「我們最近新開發了黑豬肉醬麵,下次寄給他們換換口味!」「感謝不具名姊妹愛心奉獻1 萬元,支持6 個陪讀班120 碗拉麵。」Line群組上的溫暖交流,讓人看了心都暖了。目前愛心拉麵一個月約可寄送200 包,今年的目標是至少2,000 包!
談到這2 年來因疫情不能內用,店差點撐不下去,羅業無奈地說:「店關了,員工就失業,不得已只能留下全職員工,現在每間店只有兩名。也因疫情,我們開始和外送平台合作,目前業績幾乎有一半都是靠外送。但外送抽成高,壓縮利潤,實在左右為難。」
然而,危機也是轉機!疫情帶來宅經濟,冷凍宅配也成了新商機。去年10 月開始,羅業開始開發冷凍宅配市場。才初試水溫,就成為許多團購主的熱門商品。
一碗令人感動的牛肉麵
熱愛創新的羅業,曾開創許多事業,「麥子磨麵」是他6 個事業中的一個,其他還有手機點餐、餐廳自動化管理付款等軟體公司。早年他和太太一起到美國留學,他唸工業管理,太太唸商業管理。40 多歲時和朋友在美合夥開過3 家餐廳,但後來賠光了手上的1 千多萬。這對第一次創業的他而言,是個慘痛的教訓。
從美國回台後,他就一直在找新創事業。20 年多前就曾以自身投資經驗,用1 年時間研發金融系統軟體,裝了6 台電腦,進行股票分析,即時自動下單。在當時AI 還沒什麼人了解的時代,可說有先見之明。
而對於不是美食家,平時也少有下廚經驗的羅業,後來竟然選自己愛吃的牛肉麵創業,這也是一絕。他嚐試各種配方和調製後,廣邀親朋好友來品嚐。在不斷改善和品嘗各大餐館的知名牛肉麵後,終於在一致推崇下,靠拿手的牛肉麵和新研發的炸醬麵兩個品項,於18 年前開了第一家「麥子磨麵」。
「剛開的前半年,忙亂到不行,整天都坐無虛席。當時還很傳統,一張手寫菜單就讓廚房裡外忙成一團。」羅業說。有客人曾對他說:「老闆,你竟然只靠賣兩種麵就開這餐廳,真是大膽。」但看到每天絡繹不絕的客人,就是好吃的明證。
當時有許多從桃園等外地趕來吃的老饕,還有人趕在晚上9 點打烊前半小時,從基隆出發,打電話請他們千萬不能關門,只為吃到一碗令人感動的美味。結果瞬間爆紅,一度曾開到5 間店,還被科技公司邀到園區開設餐廳。
將初熟麥子磨麵獻給神
後來在不斷研發改良後,現在店裡最熱銷的是新加坡叻沙豬肉麵、蕃茄滑蛋牛肉麵,和南瓜海鮮麵。不但味道濃郁,湯頭鮮甜,食材用料更是不手軟。現在一到用餐時間,附近科技公司和慕名而來的客人馬上擠滿。即使目前偌大的店裡只有3 名員工,但每個客人都似熟客般,自動坐定後拿出手機掃瞄QR 點餐。
「叮咚!『柯南』要一碗叻沙豬肉麵、細麵、加檸檬。」廚房裡的訂單螢幕上馬上顯示出客人想要的餐點和備註。這套設備也是羅業的軟體公司研發的,不但內建百位熟客的可愛卡通名字,還有方便的金流處理,讓他能輕鬆省下許多人力和管理。完全無紙化的餐廳管理,不論用信用卡、悠遊卡,都可輕鬆一指搞定。
談起「麥子磨麵」店名的由來,出自聖經民數記15:20-21:「你們要用初熟的麥子磨麵,做餅當舉祭奉獻,你們舉上,好像舉禾場的舉祭一樣。你們世世代代要用初熟的麥子磨麵,當舉祭獻給耶和華。」羅業說:「我一直在想如何將初熟的麥子磨麵,當舉祭奉獻給上帝。現在能和救助協會合作,送麵給偏鄉陪讀班的弱勢家庭孩子,不就是最美的祭嗎?」
一字排開的便當盒讓人驚嘆
今年62 歲的羅業,十分喜愛孩子。有兩個可愛的混血兒孫子,大女兒和美國籍女婿都是宣教士,去年3 月回到台灣。女婿John 在空中英語教室服事,之前唸戲劇,唱作俱佳。現在每星期四還會上網直播20 分鐘,陪偏鄉陪讀班孩子說英文,線上講英文聖經故事,很受孩子們的歡迎。
羅業的父母為公務員,生了7 個兒子1 個女兒。媽媽下班後就到教會服事,並一邊唸神學院,退休後就全職服事當牧師。養8 個孩子已十分不易,但上帝賜她理財的恩典,還能奉獻出一間房子作教會。她的慷慨與委身也影響了孩子,後來有2 個兒子成為牧師,還有1 個是神學家。
「我們家小時候孩子多,外公外婆也一起住。平時媽媽下班後,因要忙教會,就由爸爸掌廚。一大群孩子吃飯或洗澡,都像在打仗般。我們吃飯不用人叫,因為你晚來就被搶光。大家還在扒碗裡的飯,馬上就要瞄下一道要筴的菜。所以我習慣吃很快,到現在還常被提醒:慢慢吃,沒人跟你搶!」羅業笑著說。
感念爸媽養育的辛勞,羅業說:「光想像每天要帶8 個孩子的便當,一字排開的便當盒就讓人驚嘆。洗澡要燒柴也很辛苦,7 個男生跑來跑去,要叫人也是件苦差事。」
一路失去卻也一路擁有
身為老么的羅業自小便十分聰慧,深受爸媽疼愛,對他期許甚高。「當時爸媽1 個月薪水只有各800 元,但卻攢錢讓我去唸一學期要4,000 元的私立小學。當時同學都吃進口水果,卻看上我的土產芭蕉,還常要求和我換呢!」
「高中模擬考時,我的成績可上建中和附中,最後也還好考上成功高中。可惜上高中後玩性大發,一度翹家,甚至還進到警局。結果爸爸撂下狠話,要我悔改,否則就斷絕父子關係。這時我才驚覺自己的荒唐,最後在爸媽不放棄的每天禱告中,慢慢找到自己的路,順利唸完大學,進而赴美完成碩士學位。」
如今,人生走到耳順之年,一路跌跌撞撞,一路失去,卻也一路擁有。羅業說:「感謝上帝讓我撐過這3 年的疫情,很多時候,在軟弱時更需要禱告。在房租和員工薪水的壓力下,很感恩,終於慢慢走出低潮了。」
然而即使在低潮時,羅業仍想為偏鄉的孩子做點什麼。「每次看到孩子在那麼偏遠又冷的地方,可以吃到熱熱的麵,我就很滿足。這些寄給陪讀班孩子的麵,很多都是我親自煮的。我一邊煮,一邊就想到他們滿足的笑容,就不自覺地加多一點料。他們吃得開心,吃得滿足,就是我最大的喜樂。」羅業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