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我們
    機構簡介
    年度報告
    年度計畫
    服務據點
    聯絡我們
    人力招募
  • 我們的服務
    1919食物銀行
    1919陪讀計畫
    1919急難家庭
    1919重災救助
    1919旺得福計畫
  • 財務徵信
    捐款徵信
    財務報告
    捐款紀錄查詢
  • 即時消息
    最新消息
    救助月刊
    活動專區
  • 會員專區
  • English
參與捐款

民以食為天

  • 梁燦良
  • 夏忠堅
    上一篇
    下一篇

    漢書》說:「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前一句未必為真,但後一句絕對是真理!豈只「民以食為天」,所有生物皆然!

    就以人類進化史來看,人類從採集、漁獵,進化到以耕作、畜養為食物來源的生活模式。因著食物儲存技術的提升,一部分人力從食物供給系統中釋放出來,開展了勞動分工體系,而食物取得也從自力生產,發展到交換、貿易系統。

    1798 年馬爾薩斯發表《人口論》,認為人口增長的速度永遠比糧食供應的速度快,若不加以限制,則多數人將陷於貧困與饑餓。然而因著食物生產科技的進步,人類雖然以幾何等比級數增加,但糧食生產卻也等量上升。乍看之下,馬爾薩斯的警告並沒有發生,然而荒謬的是,目前全球部分地區卻飽受饑荒與糧食匱乏的威脅。

    世界糧食計畫署(World Food Programme)近期提出警告,全球有43 個國家面臨饑荒,身處糧食匱乏的人口高達4,500 萬人。因著氣候變遷、冠狀肺炎、政爭內戰,使糧食匱乏問題愈加嚴重。顯然,糧食問題不在於生產,乃在於分配!

    而全球的另一個嚴重糧食問題是—食物浪費!根據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去年發表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全球每年浪費近13 億噸食物,單單家庭食物浪費就高達每人每年74 公斤。該報告更指出:有1/3 的糧食生產後從未被食用過!

    台灣的糧食分配與食物浪費同樣嚴重。在糧食分配方面,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家戶支出項目伙食類只佔15.61%。而在1919 食物銀行個案家庭分析中,伙食類支出卻佔34.65%。顯然,許多弱勢族群在食物與日用品的供給上亟需外力援助。

    在食物浪費方面,台灣1 年浪費的食物平均多達384 萬噸。如果把這些食物裝進廚餘桶,疊起來的高度相當於「13,500 座101 大樓」。而據估計,台灣超商每年報廢的食物價值超過70 億台幣,超市與量販店每月的報廢食物超過500 公噸。

    自2011 年4 月至2022 年1 月,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 食物銀行已與786 個1919 服務中心合作,每兩月發放食物包給4,500 戶弱勢家庭。11 年來已服務59,340 戶次,送出249,341 份食物包(每份市值2,500 元)。除親送食物包之外,1919 實體食物銀行已設立了13 間,每月約服務500 多戶,6 年來也已服務2 萬多戶次。

    2022 年,1919 食物銀行將努力提高親送食物包服務量、在各縣市增設1919 實體食物銀行。同時,我們也將在北中南設立3 處生鮮食品處理中心,連結數家連鎖大型量販店,合作處理即期食品,再分送給1919 陪讀班與供餐的慈善機構,以減少食物浪費,並增進食物分配的公平性。

    民既以食為天,讓我們一起努力,使所有弱勢家庭在「食」刻陪伴下,「食」在幸福。請繼續支持1919 食物銀行!

    支持1919 食物銀行,「食」刻陪伴,「食」在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食在幸福

  • 梁燦良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幸福是什麼?
    有人說 健健康康
    幸福是什麼?
    有人說 平平安安

    對玉錦阿嬤
    幸福是每天能為得帕金森的兒子泡奶粉
    對阿蓉
    幸福是每天能為罕病的孩子包好尿布
    對阿彰夫婦
    幸福是身心障礙的兩人天天有飯吃

    幸福 很簡單
    幸福 離我們不遠
    1919 食物銀行
    食刻陪伴 食在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食刻有你 為愛堅強

  • 梁燦良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阿嬤,下雨路很滑,我扶妳上去哦。」蘆洲1919 服務中心(蘆洲禮拜堂)主任邱大信,扶著81 歲的玉錦阿嬤(化名),緩緩走入蘆洲實體食物銀行,準備領取這個月的物資。

    沒有你們 我怎麼辦

    阿嬤拿了米、油、奶粉…,逐一放入大信手中的提籃。「我兒子有帕金森氏症,身體會搖來搖去,每次吃飯都撒一地。現在有了食物銀行的奶粉,泡起來很方便,也不用再掃來掃去了。」阿嬤感恩地說。

    阿嬤的先生已去世多年,兒子原經營小工廠,5 年前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不久工廠倒閉,媳婦帶走3 個孩子,留下阿嬤母子相依為命。

    透過朋友介紹,阿嬤找到了蘆洲1919 服中心,現在每個月都會固定來領取生活物資,壓力減輕不少。每次來,除了大信,同工麗玲也會陪阿嬤聊天解悶。

    阿嬤說:「真的非常感謝1919 食物銀行,還有大信與麗玲。沒有你們,我真不知道怎麼辦。你們的愛心與付出,很偉大!」

    物資多元 即時救助

    2011 年4 月,1919 食物銀行開始「親送食物包」至高雄、屏東、台東等「八八災區」的經濟弱勢家庭,隔年擴展至全台。11 年來,已有786 間1919 服務中心上萬位志工加入服務的行列。

    目前每年領取食物包的案家超過5,000 戶次,各中心志工每兩個月會將食物包( 含米、麵、奶粉、麥片、罐頭、油、清潔用品等) 送到受助戶。受助戶經審核通過後,可領取1 年6 次食物包與3 節禮物,每年評估一次。到2022 年1月止,總計已服務59,340 戶次,發出249,341 包。發放品項超過9,642 種,市值超過6.31 億元。

    2015 年12 月起,1919 食物銀行再推出「實體食物銀行」,讓受助戶自行到實體店,憑核發點數自行選取物資。到2022 年1 月止,全台共有13 間(台北南港、新北蘆洲、桃園市府、桃園大溪、桃園中壢、新竹竹北、台中西屯、台中梧棲、彰化永靖、嘉義榮美、高雄岡山、台東四維、花蓮豐濱),每月約服務500 多戶。6 年多來,累計已服務20,468 戶次,發送10,573種品項、23,030,247 點數,市值超過3,454 萬元。

    不同於親送食物包,實體店的物資較多元,受助戶可在服務時間內自行選取需要的物資。麗玲表示,目前蘆洲服務中心每月服務104 戶,比起過去親送食物包,現在他們能服務更多家庭,而受助戶在領取物資時,選擇也更多樣化、更即時。

    2 子罕病 長年臥床

    玉錦阿嬤挑完物資後,大信幫她把物資搬上機車,又一再叮嚀:「阿姨,現在下雨,小心路滑,要慢慢騎哦!」直到阿嬤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大信才又快步入內服務另一名受助戶。

    阿蓉(化名)住得近,每次都走路來領取。她與先生育有2 子,但兄弟倆都罹患了「裘馨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MuscularDystrophy,簡稱DMD)。「這是一種染色體異常疾病,發病後全身肌肉無力,骨骼會變形,內臟也會走位。」阿蓉說。

    看著兄弟倆幼時的合照,很難認出照片中原來健康活潑的弟弟阿全(化名),竟是眼前躺在床上,全身骨骼嚴重變形的人。「哥哥是去年1 月走的,只有20 歲出頭。他們兄弟原本與常人無異,只是平時走路容易跌倒。哥哥小二時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DMD。弟弟一出生就去檢查,結果也有DMD。」

    哥哥8 年前開始臥床,但在阿蓉細心照顧下,直到離世前沒生過褥瘡,沒感冒過,房內也沒有異味。「他們的肺功能只有正常人的1/10,感冒起來會有嚴重併發症,因此得特別注意。另外他們還會癲癇,因身體肌肉無力,肢體晃動幅度不大,沒注意還不易發現。」

    珍愛母親 讓愛永恆

    後來阿蓉在居服員介紹下,來到了蘆洲1919 服務中心。「他們兄弟倆都臥床,所以我最常領取的,就是尿布了。現在弟弟吃東西吞嚥有困難,所以我也常拿麵條。」

    雖然阿全出入都需要輪椅代步,但在媽媽陪伴下,2 年前已全勤完成大學學業。「我們都搭康復巴士去學校,政府一個月補助8 趟,剩下我們就自己付,一趟要300 元,是一般計程車的1/3。」阿蓉表示,阿全主修台灣文學。熱愛寫作的他,5 年前還獲得「2017 珍愛母親.讓愛永恆」徵文比賽第3 名。

    3 年前,阿蓉的先生視網膜剝離,暫時無法工作,大信立刻替他們申請了2 萬2 千元的急難救助金。而去年哥哥過世時,又替他們申請了一次。先生現在是接散的送貨司機,但工作並不穩定。而阿蓉原本有去姊姊的餐廳幫忙,但最近因為疫情,餐廳結束營業了。

    即使收入不穩定,阿蓉還曾一度想停止領取物資。「我跟大信哥說,哥哥走了,家裡的負擔比較輕,想把資源讓給更有需要的人。但大信哥評估後,覺得我們家還是有需要。有1919 食物銀行,真好!」

    緩解重擔 多走一里

    上午接待完幾個受助戶後,大信與麗玲下午還有另一個任務:去雙北5 個家樂福領取惜食麵包!麗玲說:「一整年除了過年休息,我們每天都會去收惜食麵包。載回來後,就請住附近的志工阿姨們來整理分裝,然後送給社區里長,請社區中需要的民眾到里辦公室領取。」

    陪伴是給人最好的禮物!感謝蘆洲1919服務中心,讓許多像玉錦阿嬤與阿蓉的弱勢家庭,能因固定領取物資,緩解經濟重擔。但更難能可貴的是,長期穩定的心靈陪伴,讓他們能有繼續走下去的勇氣,為所愛的家人再多走一里路!

    食物銀行捐款專線 02-86609995#113
    物資捐贈專線 02-86609995#147
    認捐1919食物包
    https://bit.ly/3voP0zb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暗夜微光 點亮魚池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勒1919 服務中心(基督教神國復興魚池教會),位於南投魚池鄉第十二公墓旁。從落地窗一眼望去,能看到裡頭溫暖的木作裝潢。原來這裡也是「異象空間」咖啡館,是一個提供社區居民咖啡,銷售在地特色商品的場域。「教會的前身是家卡拉OK,我們租下來前已空了很長一段時間。這附近因為有了我們,晚上才開始有亮光、有人潮。」服務中心主任郭志芳傳道說。

    賣烤香腸 開拓教會

    郭傳道夫婦,原在高雄神國復興教會服事,6 年前來到魚池開拓教會。起初因經費有限,他除了牧會外,還必須兼差才能負擔房租與兩人生計。「剛開始,我會一早開車到清境賣烤香腸,下午才回來。後來算一算,賺的錢都花在油錢與保養上,辛苦又不划算,就收攤了。」

    教會的水電、桌椅、木架…,全都是郭傳道一手打造的,外面走廊上還擺放了自製的鋸台與木材。「不管水電或木工,我都沒有經驗,YouTube 就是我的老師。多被電幾次、鋸歪幾塊木材,再經歷手痛與心痛後,很快就上手了。」郭傳道一派輕鬆地說。

    疫情失業 泡菜秒殺

    雖然經濟壓力不小,但郭傳道夫婦從未停止關懷社區的居民。其經營的「異象空間」臉書粉絲團,上頭常被搶購一空的「黃金泡菜,就是個例子。「阿宏與小伶(化名)是九族文化村的舞者,前年疫情爆發後,兩人工作不穩定,還要養兩個孩子,一家陷入困境。因為他們住處附近剛好產高麗菜,所以我們就賣起泡菜來了!」郭傳道說。

    但兩人連製作泡菜的成本都沒有,經費由教會的建堂宣教基金先代墊。「泡菜推出後大銷,常被秒殺,讓我們大大鬆了口氣。」撐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時期,現在阿宏與小伶又重返舞台,經濟也恢復正常了。

    房子蓋好 錢也花光

    3 年前,以勒1919 服務中心與1919 食物銀行合作,開始送食物包給弱勢家庭。阿彰與阿美(皆為化名)夫婦,就是他們幫助的第一個受助戶。

    阿彰夫婦來自南投信義鄉布農族,各自有過一段婚姻,兩人育有1 子。去年退休後,他們跟堂弟借了塊地,用退休金蓋了一間約20 坪大的鐵皮屋。裡頭沒隔間,相當簡陋。

    「70 多萬的退休金,替小孩還了30 多萬的債,剩下的錢只能蓋這間小屋。房子蓋好,錢也花光了。現在得工作才有收入,還是無法退休。」阿彰說。

    米最需要 樣樣實用

    阿彰原本在南投接學校工程,一次意外傷了腳踝,加上體重過重,導致腳傷一直沒好,最後只好轉到鄉公所當僱員。阿美說:「他做很多雜務,有時砍草很花力氣,我就要幫忙,兩個人力算1 人工錢。」阿彰說:「腳踝長期腫脹疼痛,又不能一直吃止痛藥。醫生有建議截肢,但裝義肢也要錢啊。」

    經阿彰朋友告知,在探訪他們後,郭傳道很快就替他們申請了1919 食物包。阿彰表示,食物包很實用,尤其有他們最需要的米!「我們米吃得兇,加上罐頭、油等物資,真的為我們省下不少開支。」阿美則說:「清潔用品,像是洗澡的、洗頭髮、洗衣服的,樣樣都實用。」

    阿彰行動不便又過重,阿美則有糖尿病。郭師母說:「剛認識他們時,阿彰除了酗酒,還吃檳榔。收入不多,又在這兩樣上花很多錢,讓阿美很傷腦筋,不時得向朋友周轉。」

    兒子啃老 被迫打工

    或許是缺乏安全感,阿彰對阿美要求頗多,除了要按時料理三餐,出門得報備,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返家,讓阿美不時向郭師母吐苦水。

    阿美說:「有一陣子兒子與女友還來同住,本想說我們老了靠他照顧,但兒子沒拿錢回來就算了,還伸手向我們要錢買煙,最後就請他們離開了。」

    退休金都花光了,兩人的國民年金,加上阿彰的身心障礙補助約1 萬多元,當然無法支應生活開銷,所以還是得打工。但兩人年紀已大,身體又不好,能找到的工也少,只能多從事農務,勉強維生。

    南投轉運 深耕魚池

    除了關懷社區居民,以勒1919 服務中心於去年11 月起,也開始成為1919 食物銀行的南投轉運站。「以前南投地區的十幾間1919 服務中心,都得開車到台中園區領取物資。有些教會在偏遠山上,往返實在不易。現在改到我們這邊領取,交通方便,服務能量也變大了。」

    加上以勒1919 服務中心,目前南投共有13間1919 服務中心加入親送食物包的行列,服務103 戶。發放時間與台中區同步,每單數月的第二個週五發放。台中大雅1919 服務中心有位弟兄有貨車,週五一早會先幫我們把物資送來魚池。如果少了這條線,南投轉運站就要到隔週二上午才能發放。省去了3 天時間,台中與南投同時發放,效率提升不少。」救助協會中彰投區主任蔣王峨表示。

    因為郭傳道夫婦的努力,原本安靜無人的路段熱鬧了起來,不僅附近居民得到幫助,南投的教會也受益不少。「我的夢想是未來能買塊地,成立魚池鄉活動中心,讓老、中、青、少、兒童都有合宜的活動空間。如中年人有健身房、青少年有攀岩場、兒童有遊樂設施等,深耕魚池,成為福音與救助的出口。」郭傳道滿心期盼地說。

    食物銀行捐款專線 02-86609995#113
    物資捐贈專線 02-86609995#147
    認捐1919食物包
    https://bit.ly/3voP0zb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我就只是去陪讀班呀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學生中心1919 服務中心(台北神的教會學生中心)位於基隆市安樂區西定國小旁,目前服務13 名國小生與5 名國中生。除了週一外,其他時間都對學生開放,寒暑假也沒有休息。「為了配合家長接送的時間,我們會盡可能延長時間。有時也會用福音車載他們回家,至少送到巷子口。」主任徐振民傳道說。

    家庭功能多失衡 學習態度不積極

    由於孩子多來自單親或隔代教養等功能失衡的弱勢家庭,對課業大都興趣缺缺,態度不積極。因此,只要他們能按時完成作業,剩下的時間便能玩桌遊、讀課外書。徐傳道指出:「我們也常帶孩子們去戶外打球、郊遊,希望能弭補他們家庭的缺憾,讓他們健康快樂地長大。」

    這些孩子因在學校成績不佳,自信心普遍低落。但來到中心後,有陪讀班老師的陪伴與關注,都變得開朗不少。而老師們也會按孩子的個性,鼓勵他們多方參與美術或劍道等才藝課程。

    有一種說法,比較快樂的人,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傑出。同樣,孩子們只要開心,成績就進步,從不及格進步至及格,甚至達到80-90 分的水準。連學校老師都不禁問道:「你進步很多耶,是去哪補習的呀?」「老師,我就只是去陪讀班啊!」

    連教5 遍還不會 考驗愛心與耐心

    振豪(化名)小四時來陪讀班,他有妥瑞氏症,注意力也無法集中。同樣的題目,普通孩子教1 遍就懂,但他卻是連教5 遍還霧煞煞。徐傳道說:「學校老師曾花一堂課的時間教他圓周率,但他連3.1416 都背不起來。」

    為了更生動地教他數學概念,陪讀班老師會舉例說明,但振豪常抓住機會扯開話題,老師們得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把主題拉回來。「我們的愛心與耐心,就是被他培養起來的。」徐傳道笑說。

    除了愛扯淡,振豪還出口成「髒」,常常用三字經問候同學的家人。在口頭勸說無效後,陪讀老師只好使用大絕招,洗碗!因為所有孩子與老師會一起用晚餐,餐具起碼有20 套以上。面對堆積如山的碗筷,振豪終於安靜了下來,慢慢地也比較少說髒話了。

    如今六年級的振豪,成績已從滿江紅,到有些科目及格,甚至有70 至80 分的水準。「他的強項是自然科,希望以此為根基,其他的科目再慢慢改善。」

    學習遲緩零基礎 才藝家事一把罩

    同樣六年紀的小玫( 化名),小一時來陪讀班。她的父母不知去向,從小由開計程車的姨公與患有小兒麻痺的姨婆帶大。「她是資源班的孩子,剛開始注音符號怎麼教都不會,完全零基礎。」

    陪讀老師帶她去看醫生,診斷出有學習遲緩的問題。因為對學習沒興趣,她常在班上搗亂,後來才慢慢找到對繪畫的興趣,甚至還參加學校繪畫比賽,獲得優選。「她現在至少會加減乘除了,之前還參加過朗讀比賽哦。」

    小玫現在寫完功課後,會先趕回家照顧姨公姨婆。姨公原本就在洗腎,最近得了口腔癌,身體更加虛弱了。而姨婆因為小兒麻痺,得依賴輪椅助行。小玫回家後,除了要做家事,也常要推姨婆到外面辦事,是兩老的好幫手。

    為了長期陪伴社區裡的弱勢孩子,徐傳道租下了2 層公寓,2 樓給國小生,5 樓則留給國中與高中生。「高中生沒錢補習的,我們就把他們留在身邊照顧。多年下來,還有考上台大政治系的,完全沒補過習哦。」但因此衍生的費用驚人,教會的會友除了徐傳道一家,多半是學生,收入有限。「要持續陪伴這社區的弱勢孩子,得要有更多人支持才行。」徐傳道說。

    捐款支持1919陪讀計畫
    https://bit.ly/3sUpi3X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阿嬤站起來了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高雄一心恩典1919 服務中心(一心恩典教會)位於光華夜市旁,服務中心主任趙秀惠牧師說:「這裡也是8 年前高雄731 氣爆的事故地點,教會當時還在一心路上,許多窗戶都被震碎了呢!」

    服務中心當時是救助協會救助災民的據點。1919 志工們會排班,為弱勢受災戶送餐,同時慰問與陪伴。「後來救助協會還支持我們做『弱勢獨居長者送餐計劃』。我們共關心25 位,每位長輩我們會提供兩個不銹鋼餐盒。每天志工會帶豐盛的餐盒去探訪長輩,再回收已洗淨的空盒。送餐計畫共進行5 年,直到2 年前才停止。」秀惠牧師說。

    被氣爆震下床 與外界沒互動

    85 歲的阿珍嬤(化名)是其中一位被關懷的長者,她說:「我家距氣爆中心才100 公尺,爆炸時我整個人被震下床,也受了傷。」那時她的先生已過世,膝下雖有5 位子女,但只有最小的兒子阿強同住,其他人在北部或出嫁,平時不常聯絡。

    「剛見到阿珍嬤時,她氣色很差,比現在還蒼老。可能是長期待在家裡,與外界沒互動,整個人很沒生氣,很暗淡。因此,每次志工們到阿珍嬤家,她都很開心,尤其喜歡抱著我說心事。」秀惠牧師說。

    阿強是計程車司機,但收入不穩,因此秀惠牧師曾一度請他幫忙送餐。2 年後,服務中心開始推廣1919 旺得福俱樂部,阿強也都會載阿珍嬤來參加。

    兒子賣房買毒 一度無家可歸

    自從參加旺得福後,有許多同學一起聊天,分享生活甘苦,加上有上下肢伸展運動,阿珍嬤的氣色越來越好。雖然臉頰因牙齒脫落顯得凹陷,但臉色紅潤,說話也有力。

    本以為阿珍嬤的生活品質會越來越好,但4 年前的一場風暴,卻差點讓她無家可歸。她說:「阿強哦,交了壞朋友,偷偷吸毒,還把我住的房子賣了去買毒品,200 多萬只留給我20 萬生活。」房子賣後沒多久,阿強就入獄了。而其他4 個子女對阿珍嬤不聞不問,秀惠牧師只好先安排她住到教會同工家。

    「發生這麼多事情後,現在我只信任教會,所以把20 萬都交給牧師保管。」阿珍嬤說。後來是社會局介入,找到同住高雄的大女兒,才讓阿珍嬤有了棲身之處。秀惠牧師說:「大女兒美娟(化名)已60 歲,早年離婚,經濟狀況也不好。能提供給媽媽的,也就是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母女倆的互動並不好。」

    從臥床到能走 都是耶穌恩典

    4 年前,阿珍嬤不慎摔倒,髖關節骨折,得進行手術,費用高達13 萬元。秀惠牧師表示,阿嬤交給她保管的錢,超過一半都用在醫療上。美娟已退休沒有收入,而阿珍嬤又僅有每個月3600 元的老人年金。因此,服務中心替她申請了1919 急難救助金,讓她能用在術後回診與養護上。

    因阿珍嬤年歲已高,即使動了手術,醫生對她的復原情形仍不樂觀,甚至認為她可能一輩子都得躺在床上。醫生不看好,加上沒錢復建,坐在輪椅上的阿嬤一開始也很氣餒,後來是一位90 多歲的旺得福同學意外激勵了她。

    「有位90 歲的阿公,本來是做輪椅的,後來慢慢地可以用輪椅當輔具,推著慢慢走。我就想說,不然我在家也來走走看。結果還真站得起來,推著輪椅走了幾步,這都是耶穌的恩典,感謝讚美主!」阿珍嬤說。1 年後,阿珍嬤進恢復神速,現在已能拄著拐杖慢慢走了,連醫生都直呼不可思議。

    去年3 月,教會志工帶阿珍嬤去看阿強,這是他入獄後,首次見到媽媽。阿珍嬤說:「之前他一直要我別去,說看了他會很難過。現在見到他,感覺氣色不錯,比入獄前胖了不少。」目前阿強在學習禮儀師的技能,打算出獄後轉行。「希望他出來以後,能好好工作,討個好老婆,有個全新的人生,不要讓我一直擔心。」阿珍嬤語重心長地說。

    捐款支持1919愛走動-急難家庭救助
    https://bit.ly/3u2igvr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彩繪夢想飛躍心

  • 編輯室
  • 李淑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為了給予弱勢兒少生命引導與課業外的啟發,讓他們能提升自信心,以更寬廣的眼光發掘自己的優勢,1919 陪讀計畫自109 學年度下學年起,推出了「藝術教育培力課程」。同時也舉辦「彩繪夢想陪伴愛」藝術教育創作比賽,以及辦勞倫斯假日體育班「區域聯賽」,贏得陪讀班老師與孩子們的熱烈迴響。

    美食自畫像表心聲 網路人氣獎來按讚

    「彩繪夢想陪伴愛」藝術教育創作比賽,以「美食自畫像」為主題,並在網路上進行人氣王票選與評審團獎,共有7 間陪讀班87 名孩子參加。去年12 月6 日成績出爐,其中最佳人氣王前5 名,三光1919 陪讀班就包辦了4 名,另一名為台中大雅上楓1919 陪讀班的孩子。人氣王前5 名,每人可獲台灣萊雅所捐贈的自行車1 台。

    在評審團獎方面,由台中梧棲1919 陪讀班獲得「團隊創作獎」,獨得藝術教育獎學金2 萬元。另一項評審團獎為「多元創作獎」,分別為「色彩繽紛」、「圖文表達」、「活潑趣味」,及「創意奔放」等4 項。全部87 名參加的孩子,都可以得到自己作品所屬的特色獎,並獲得學學國際文化創意事業所捐贈的紐西蘭「Seedling 幼苗」手工教材。另外每項得分的前3 名,還可獲得獎學金。

    「網路人氣王票」選邀請大眾為孩子的作品按讚打氣,其中以三光1919 陪讀班人氣最高。陪讀班老師江佳樺表示,網路評選讓這些平常被漠視的孩子成為大家按讚的主角,孩子們都非常興奮,而且作品還可以參加比賽,對他們是非常大的鼓勵。

    「陪讀班的孩子雖然家庭環境弱勢,平常好像被壓抑,但其實他們都很有想法。而藉著畫畫,可以讓他們有一吐為快、表露心聲的機會。」江佳樺指出,像此次獲得人氣第一高的「牛排真好吃」作者小翎父親因病過世,母親在自助餐廳工作,常很晚才回家,母女倆鮮少一起用餐。因此以前母女一起吃牛排的情景,就成為小五的她美好的回憶與渴望。

    以蔬果做媒材探索 以生活為創作靈感

    此次評審團成員之一的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表示,「彩繪夢想陪伴愛」的作品評選,不同於平常學校強調技巧的繪畫比賽,而是更重視孩子作品所呈現的內在特質。期盼藉此為孩子累積更多「我能、我可以」的成功經驗,增強內在優勢。

    長期關心弱勢家庭兒少藝術教育的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執行長駱佳鴻表示,此課程嘗試將藝術療癒概念融入課程,對孩子的生命相當具有啟發性。如「美食自畫像」,帶領孩子以蔬果食材做媒材探索,以生活記憶為創作靈感,來完成自畫像。這樣的學習歷程,能幫助弱勢孩子了解藝術其實離他不遠。而透過創作表達情感,老師們也能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台灣萊雅長期支持1919 陪讀計畫的永續長陳家祥,也是評審之一,對三光1919 陪讀班小涵( 化名) 的創作印象深刻。她表示,孩子的創造力絕佳,將無法相連的物品連結在具有神秘又俏皮的氛圍下,把這幅畫變成有故事性的作品,非常厲害!

    疫情止不住飛躍心 靠籃球找回迷路孩

    除了藝術教育外,1919 陪讀計畫也透過體育來幫助弱勢青少年抒發情緒,減少因課業壓力、家庭失能,乃至同儕霸凌所衍伸出來的負面影響。自2017 年起,救助協會與台灣賓士合作,為1919 陪讀國中班開辦「台灣勞倫斯體育公益計畫-假日體育班」,並定期舉辦聯誼賽,促進青少年間的交流學習。5 年來,共幫助了9 個縣巿631 人次的弱勢家庭青少年,包括台東、彰化等資源匱乏的偏鄉地區。

    2020 年因為疫情,聯誼賽停辦1 年。去年疫情減緩後,救助協會便立即重啟比賽,舉行了台東、中區、南區3 場區域賽。第1 場台東區聯誼賽於去年11 月20 日舉行,由台東城市生命泉與壢丘溫泉兩個陪讀班在壢丘部落球場進行,球員加上親友加油團超過80 人。

    救助協會社服部服管組梁佳宏主任表示,這兩隊都是在疫情期間加入勞倫斯假日體育班。其中,城市生命泉1919 陪讀班( 城市生命泉純福音教會)16 年前由韓國金敬淑宣教士所建立。金宣教士製作泡菜四處募款,幫助弱勢兒少。這些孩子上國中後,受同儕影響,漸漸不再來陪讀班,至2020年時國中班只剩下6 個孩子。但自從加入了勞倫斯體育班後,有專業教練,加上系統性課程內容,許久不見的孩子又陸續回來了。

    今年國三的小傑(化名),4 歲時由小一的姊姊揹著來到生命泉陪讀班,一直表現得很好。但上國中後,漸漸遠離陪讀班,行為舉止也讓家人和老師們擔心。直到今年加入體育班後,小傑才又回到陪讀班。非常投入的他,還把以前陪讀班的同學一個個找回來。像個大哥哥,也像是個小領袖般,每次上課小傑都會督促隊員們整理場地、預備球具、發放衣服,和運動飲料,甚至還發起「拒絕髒話」運動呢!

    彩繪夢想陪伴愛
    https://www.1919.org.tw/2021/dream/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倒帶青春 活出最美季節

  • 張芷芸
  • 張芷芸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老了,不好看啦!」「皺紋多了,腰粗了,怎麼穿都不上相。」許多老一輩沒有打扮的習慣,愈老就愈懶得打扮。其實愈老更要愛美,更要適時打扮,才能活出自信與光彩。去年11 月25 日,新店活水泉靈糧堂1919 旺得福俱樂部,就特別請光韞形象時尚學院劉怡君老師來分享「長者穿搭趣」,教導長者們如何穿搭與妝扮。最後大夥還搔首弄姿地合拍美照,笑成一團,彷彿倒帶青春,回到年少時代。

    換上衣服 轉換心情

    這兩年因為隔離防疫,「宅家人」變多了。「怎麼不開視訊?」電腦另一頭可能是蓬頭垢面、不修邊幅,不想開鏡頭見人的「宅家人」。雖然即時通訊、視訊會議軟體,讓人可以居家辦公,在家社交,但也因此讓人更懶得打扮,甚至許多長輩乾脆足不出戶。「我整天就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打Line,也懶得化妝換衣服,穿睡衣比較舒服啦!」這是許多長輩的居家寫照。

    「即使宅在家,但只要換上不同的衣服造型,就能立刻轉換心情。千萬不要認為在家沒人看,隨便穿沒關係,這樣反而會讓生活更懶散,愈活愈沒勁。」怡君說。

    老得優雅 老得時尚

    「許多人常愛揹又大又重的包包出門,像是百寶袋,裡面塞滿各種物品,深怕少了什麼,但往往最後用到的東西少之又少。還有些人衣櫃一打開,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衣服,但常穿的就那幾件。有些衣服買來甚至連吊牌都沒剪,更別說穿出場了。過時的衣服,千萬不要捨不得丟,即使是名牌材質再好,年代久了仍不免有污漬和年代感。」長輩們在台下聽著,點頭如搗蒜,深有同感。

    「許多人以為穿黑色能顯瘦,很少看長者穿白色,但其實黑色易顯沈重,試著搭配白色衣服,不但效果好,也能讓人眼睛一亮!還有很多長輩無法接受白髮,總是陷入不斷染髮的輪迴,以為染了滿頭黑黝的髮色就能留住青春。其實灰白髮不但可以整理得很時尚,也是長者獨特的冠冕。」怡君老師展示出多張近年來,在日本爆紅的60 多歲夫婦檔穿搭照,讓大家驚呼連連。

    BON 爺爺和PON 奶奶結婚已40 年,幾年前他們開了IG 帳號,分享每日生活和旅行穿搭。兩人一頭白髮配上時尚簡單的生活化穿著,打破人們對老的看法,原來老也可以老得優雅,老得時尚!

    不同季節 不同的美

    主責同工金玫姊,總是像陪自己爸媽般,關照著每位長輩的需要。81 歲的梅姨(化名)原本是裁縫達人,年輕時很多衣服都是自己親手縫製的。但自從中風,靠助行器行走後,過去那位穿著講究又優雅的淑女已成追憶。金玫姊每次都會抱抱她,鼓勵她效法朱婆婆的榜樣。

    今年已91 歲的朱婆婆,是最年長的學員。總是笑瞇瞇地獨自走30 分鐘的路前來,很少缺席。雖然不識字,但上課認真,無論是伸展操或各種才藝課,幾乎無役不與。簡樸明亮的穿著,專注又炯炯有神的眼睛,就是她最吸引人的打扮。

    怡君說:「有健康才有美麗,美沒有標準,但有水準。即使來到人生的冬季,也不能放棄自己,因為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美。即使身材或容貌改變了,也是歲月帶給我們的禮物。了解自己的魅力所在,穿搭出自己的自信,就能愈活愈開心,活出最美的季節。」怡君說。

    捐款支持1919旺得福
    https://bit.ly/3eBSmZ4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高林文創 重「 縫」再加值

  • 高林文創基金會、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去年11 月27~28 日,台北市政府舉辦「打開台北| Open House Taipei」活動,在2 天內開放90 個台北私房選點讓民眾參觀,包括明倫社會住宅、雲門劇場、國家音樂廳後台、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辦公室等。其中,高林文創基金會可說是最具特色的文藝空間選點,更是長期支持1919 陪讀路跑的好夥伴。

    重縫實驗室 回收再利用

    高林文創基金會坐落於台北大直,為響應該活動,特別請藝術家以各式布料與瓶罐,製成台北市景的大型裝置藝術「Mind Map 心感地圖」,放置在辦公室外的露台。基金會特助倪聖琦表示,活動期間,無論白天晚上,都吸引了許多路過民眾拍照打卡。

    高林文創基金會辦公室的地下室,是「重縫實驗室」。大面積的展示牆上,貼滿各式布料樣品,牆上還展示從各地蒐集來的不同型號縫紉機。面對展示牆的右側是縫紉工作室,有各式工業用縫紉機,供設計師進行實驗與製作。

    「基金會的理念就是推廣縫紉、服裝設計,同時連結手邊資源,致力於公益事業與回饋社會。」倪特助指出,基金會隸屬的高林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產工業用縫紉機為主。在測試機器時會先在布料上測試,並調整線跡的美感,也因此會產生許多用過的布料。為了響應環保,便成立「重縫實驗室」,希望能將測試用的布料再利用。

    重縫實驗室的椅墊,用各種布料拼接而成,坐起來舒適又不失美感。而衣架上掛著的T-Shirt,上頭圖案也是用各樣布料與車縫線拼接而成,看起來獨特又時尚。倪特助說:「在設計師巧思下,原本廢棄的布料能用來製成各式作品。像衣櫃裡常有很多衣服閒置未穿,與其放著佔空間,不如改造成其他產品,如做成毛小孩用的枕巾。毛小孩多喜歡主人的味道,躺在改造後的枕巾上不僅能安定牠的情緒,還能省錢。」

    倪特助說:「我們目前有4 間重縫實驗室,分別在台北的大直、重慶南路『台北NPO 聚落』、新北的土城,與今年剛成立的東部第一間重縫實驗室!」

    基金會會定期舉辦講座與工作營,推廣資源再生的理念與實作,同時也納入學校「永續時尚」課程,著重與廢棄料再利用的研究與設計,將永續概念扎根於教育上。

    倪特助說:「我們一方面善用時尚產業的剩餘資源,為生態環保盡份力,一方面也盼望建立一種模式。挑戰設計極限,創造附加價值的模式,最後再透過公開成果發表,以達到鼓勵創作者與宣傳推廣的目的。」

    1919 陪讀路跑 愈跑愈大圈

    除了關心環保議題,基金會與高林公司也非常支持弱勢家庭的孩子,已連續多年支持1919 陪讀路跑。去年9 月,因為疫情,1919 陪讀路跑改為線上舉行時,高林特別捐出350 支「SiRUBA 偏光太陽眼鏡」供跑者抽獎。「高林也投入運動用品開發,這款眼鏡無論白天晚上都能帶,鏡框服貼臉部,在市場上廣受好評。」除了捐贈產品,高林也鼓勵同仁報名參加線上路跑。

    位於桃園八德廠的廠長,在收到路跑紀念T-Shirt 當天,就鼓勵同仁們在下班後一起繞工廠跑數圈。過程中,大家彼此打氣,跑得快的會放慢速度等後面的同仁跟上。原本只計劃繞小圈跑,但附近鄰居看到了紛紛拍手鼓勵,眾人就越跑越大圈。

    而台北的同仁在群組上看到八德廠的路跑合照,也紛紛萌發鬥志。第一天有6、7 人,約在公司附近的公園跑。接著幾天,參加的人數慢慢多了起來,向心力也越來越強。「以前大家就正常上下班,因為路跑,竟發現公司附近美麗的公園。而一起穿T-Shirt 合照,更成了同仁們美好的回憶。」

    除了長期支持陪讀路跑,基金會也邀請平常合作的老師到偏鄉陪讀班服務。2020 年有2位老師每個月從台北搭車到台東自由成功1919服務中心(自由成功靈糧堂),教陪讀班孩子畫畫。2021 年到蘇澳芥菜種1919 服務中心(蘇澳芥菜種靈糧堂),教孩子用布料作畫,不間斷地陪伴偏鄉弱勢孩子。

    輔導弱勢媽 捐贈車縫機

    基金會也非常關心弱勢婦女,其中宜蘭的築夢家庭關懷協會(簡稱築夢協會)是主要合作對象。「築夢協會所輔導的女性,多半是單親。為了讓這些媽媽們學習一技之長,同時培養出自信與成就感,基金會還捐車縫機給她們。」

    在專業老師指導下,媽媽們認真練習車縫技術,而小小孩們則在一旁的空間玩。「通常她們練習到下午4 點,就得趕回家煮飯給公婆吃,或去學校接孩子。但透過學習中的互動,媽媽們可以相互交流、彼此激勵,苦悶的生活有了出口,情感也獲得支持。」

    為了鼓勵捐款,築夢協會曾利用捐贈的牛仔褲,讓學員們練習縫出鴨嘴獸、大象等可愛玩偶,作為捐款感謝禮。因為製作精美造型可愛,媽媽們的作品出了名,其中「築夢丹寧手作犧尊」文創抱枕系列,2020 年還進到故宮精品商店販售呢,備受肯定。

    機不可失 部落婦女縫出一片天

    此外,基金會也推出「機不可失」計劃,提供機台給關切再生資源、有心從事服裝產業的創作者申請。目的在協助各地的婦女協會,與培育二度就業女性提高就業謀生技能。同時也與台灣永續設計師合作創立品牌,將永續再生時尚產業的作品推廣給社會大眾。

    屏東三地門的「多加培力中心」,就是該計劃支持的對象之一。高林與培力中心合作,鼓勵50 歲以上的部落婦女,透過學習,縫出自己的一片天。

    「基金會提供縫紉機來支持他們,因為屏東比較遠,技師安裝完後會待到隔天早上,等大家都會操作後才離開。如有問題,還隨時視訊解答,很細心呢!」倪特助說。

    捐款支持1919陪讀計畫
    https://bit.ly/3sUpi3X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十分幸福 送禮傳愛

  • 黃士倚
  • 張芷芸
    上一篇
    下一篇

    你喜歡送禮,還是收禮?根據心理學研究,送禮比收禮更易使人開心,因為「付出」會讓大腦分泌「快樂」。當人出現利他行動時,會不斷分泌多巴胺,而感到滿足、感到讚許,而想做更多。而這也是「十分幸福」福音禮品電商平台(Godgifts.net) 自2019 年創立以來不斷努力的方向。

    捐出十一 支持陪讀

    「十分幸福」採一站式福音禮品跨境電商平台經營模式,各式居家用品、美食、3C、服飾、文創商品、福音禮品,不一而足,讓人能一次性方便地選購。而除了期盼讓收送禮物者感到幸福,「十分幸福」也將幸福傳遞給更多需要的孩子。自2020 年10 月起,發起「十分幸福.送禮傳愛」的活動,每月捐出營收10% 響應公益,支持1919 陪讀計畫,讓更多弱勢家庭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幸福。

    「我們將營收的10%,而非扣除成本的『盈』收捐出,就是希望更多弱勢孩子,都能有人陪伴成長,獲得希望與祝福。」創辦人黃士倚和蕭佳欣夫婦堅定地說。

    女兒32 樓墬下 毫髮無傷

    36 歲的士倚,和太太佳欣育有一兒一女。去年12 月,3 歲的女兒恩恩成了各新但聞媒體的頭條新聞。原來她從32 樓掉下來,卻奇蹟生還!

    回想驚心動魄的那天,士倚透過新聞轉述仍心有餘悸地說:「依物理學計算,14 公斤的恩恩墜落32 樓層的時速是150 公里。當時大樓外牆有很多鐵架等障礙物,掉下來必死無疑。但上帝不但奇妙地帶領她閃過,還不偏不倚地掉在防護網正中央。而恩恩自己也見證說:『是耶穌接住我!』」

    談起孩子,士倚和佳欣的眼神就不由自主地發光,對弱勢家庭的孩子也更多了份負擔。士倚說:「可能是我出生在有4 個孩子的家庭,從小爸媽忙於生計,對於我們小孩比較是放養的狀態。身為老么的我,國中就開始混幫派,一度傷透了父母的心。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才對弱勢家庭的孩子多了份理解,以及想陪伴的心。」

    禱告祝福 扭轉一生

    台北北投出生的士倚,國中時是帥氣的籃球校隊。國二那年,因與校花交往,同學眼紅,在路上被堵,遭到霸凌。當時年輕氣盛的他為了報復,選擇加入幫派,一度還被毒品誘惑。高中一年就遭學校勒令退學,淪落到無校可唸的窘境。還好,最後因著父親的幫忙,進到私校夜間部半工半讀。

    熱愛英文的他,在高三那年更進到教會學英文,還遇到空中英語教室的彭蒙惠老師。當時彭老師牽起他的手,為他禱告,讓他第一次認識到「禱告」。從此,他努力唸書,還成為當年全校唯二考上公立大學的學生,翻轉了他的一生。「還記得當時教會安排6 月9 日受洗,而那天正巧是我生日。從此,6 月9 日不再只是我的生日,更是我重生之日!」

    而佳欣則是生長於傳統信仰家庭,長輩不是乩童,就是寺廟顧問、誦經團員。佳欣說:「我家還有近20 幾尊大神像,出遠門前,都要先燒香,向神明報備。」直至唸大學,認識士倚,兩人一起去教會,生命才開始有新的體會,喜樂平安取代過往的不安。如今,他們不但是教會的小組組長,更透過福音禮品來傳遞祝福給人。

    愛的禮品 幸福平台

    5 年前,士倚和佳欣在參與教會幸福小組時,因有連續8 週要送新朋友禮物,在準備時很希望讓人感受到送禮者的心意與神的愛。

    因此,2019 年7 月,他將資訊專長結合熱愛的設計,創立了禮品網路平台,同時也推出客製禮品,如手機支架、壓克力磁鐵等,發展出具質感又獨特的禮物。平台成立至今不過2 年多,但已從台灣擴展到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福音禮品市場。

    士倚說:「我們的願景是打造亞洲華人基督最大福音禮品電商平台。我們的使命是讓所有收受禮物的人都能接收到耶穌基督的愛,並擁有那十分幸福的生命!」

    2020 年12 月,士倚在台中七期開設複合式禮品體驗館「十分幸福旗艦店」,展示各種創意又有設計感的禮品,實際感受手作溫度和設計質感。並在與旗下HIS 福音禮品品牌聯合籌備1 年多後,開展了全亞洲第一家「十字架概念店」,於2021 年5月7 日展覽12 支全台灣製不同材質和設計的作品,讓更多人遇見信仰的美好。

    但概念店開展後不久,疫情就大爆發!一度還因疫情而被迫關了3 個月,壓力不小。「我們沒有停止捐款,上帝很奇妙地讓原本自網路平台起家的我們,能應變線上宅經濟的模式,也開啟了更多的機會。沒有人不愛禮物,送禮是愛最直接的表現。希望這樣的傳愛和祝福,不僅能讓自己十分幸福,也能為他人傳遞神的愛。」士倚與佳欣深信著。

    十分幸福 一起送禮傳愛
    https://www.godgifts.net/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尊榮以前 必有謙卑

  • 李鴻影、高琪雅
  • 李鴻影
    上一篇
    下一篇

    在衛福部為鼓勵社區關懷據點服務人員所舉辦的「2021 年社區金點獎」頒獎典禮上,鳳山活泉愛鄰服務協會(鳳山活泉1919 服務中心)大放異彩,不但獲得團體金點之星獎,協會執行長高琪雅也獲得個人金點英雄獎。「若不是上帝的恩典,我的人生不會如此榮耀,甚至還可能是在暗夜天天哭泣的憂傷母親。」高琪雅說。

    勝利組女強人 遇風暴急轉彎

    琪雅從小活潑開朗,在同儕中十分亮眼。愛跳舞的她,小六便獲得全縣舞蹈冠軍,大學畢業後擔任日文老師。愛教書的她,也愛賺錢,除了在大學兼課之外,也接許多日文家教與口譯工作,收入頗豐,甚至超過當時在房地產工作的老公。

    認識琪雅20 餘年,也是1919 旺得福開心學堂志工的呂桂美老師說:「以前的雅琪,簡直就是人生勝利組,意氣風發,高傲自負。」但15年前的一場家庭財務風暴,讓她人生急轉彎,從此從女強人轉成俯就卑微、看顧長者的僕人。

    起初,琪雅十分憤怒,為何別人的過錯,卻要她付代價?好面子、自尊心強的琪雅覺得羞愧、沮喪、無地自容。每當夜深人靜時,看著3 歲的幼子,常興起輕生的念頭。

    學會饒恕接納 進入社區服務

    身為基督徒的高媽媽不忍女兒受苦,便帶琪雅來到鳳山活泉靈糧堂。第一次主日禮拜,當詩歌響起,琪雅就哭到不行。「慢慢地靠著聖經的話語、會友的扶持,上帝將我破碎的生命一片片地拼湊起來,雖然裂痕還在,卻閃耀愛的光輝。」

    「過去我是一個很注重名利與財富的人,但歷經風暴後,才發現這些都是過眼雲煙,於是開始思想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幾經尋求印證後,2013 年琪雅接受了陳安誠牧師的邀請,擔任活泉愛鄰服務協會的執行長。放下豐厚的收入,進入社區服務長者與弱勢家庭。

    2000 歲長者團 赴日文化交流

    接下執行長後,由於完全沒有經驗,前3個月壓力大到引發口唇炎,整個嘴巴腫起來。於是,琪雅下決心調整自己,放下過去女強人的姿態,謙卑地深入了解她服務的對象。

    她帶著志工一戶戶地探訪弱勢家庭,發放1919 食物包,與公部門開會,親自做核銷。看到許多獨居長者住在髒亂不堪的環境中,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生活苦不堪言,毫無尊嚴。「原來鳳山有這麼多需要幫助的人。」琪雅感嘆。

    除了帶領志工關懷這些弱勢家庭,琪雅更決心讓活泉1919 旺得福開心學堂的長者們活得健康,活得開心及有尊嚴。因此她發揮舞蹈專長,教長者穿短裙跳勁舞。每3 個月到醫院表演,每半年和其他社服機構交流,到處參加比賽。甚至在2016 年獲得全國活力秀第3 名,大大地鼓舞了長者們。

    在一次長者分享時,一位老媽媽表示,最大的心願是能和老伴一起到日本玩。於是2017年,琪雅主動聯繫曾來訪的日本東大島合唱團,沒想到他們竟聯手日本6 個團體,租借了東京文化表演廳,邀請活泉1919 旺得福開心學堂30位長者參加台日文化交流音樂會。不但圓了老媽媽的日本夢,也創下當時年齡最長的文化交流團體紀錄。

    「赴日團成員平均72 歲,其中最高齡90歲,年齡總計2000 歲。當時我真的為琪雅捏了把冷汗,若有個萬一,她的責任可大了!」桂美笑說。

    破碎高傲自負 點亮長者生命

    琪雅不但帶長輩跨出台灣登上國際,在國內也有許多創舉,如長者泳裝秀、風華再現婚紗走秀。5 年前,還發動年菜募集,由長者送給弱勢家庭。如今旺得福開心學堂,學員人數固定在80 餘人,每週出席高達220 人次,除農曆春節休假兩週外,全年無休。

    「原本長者只當這裡是來運動、吃飯的地方,但琪雅點亮了長者的生命,讓長者活了過來。」桂美指出。然而改革也讓琪雅受傷,曾經一個退休的高中老師因反對她的新施措,當眾嗆她:「沒有我們這群長輩,你什麼事都不能做!」之後就不來了,還帶動了一群長者也跟著不來。

    「當時我好挫折,但我知道,這是神要破碎過去那個高傲、自以為是的琪雅,要我學會謙卑地服事人。」琪雅幾度去電問候關心,感動了這位老師,最後在電話那頭表示懊悔,再度回到學堂中。

    這位自認好打抱不平、言語直白、得理不饒人的高中老師,後來因要照顧中風的老公,而必須返回老家。臨行前她向琪雅說:「我人生中最精彩的時光,都在旺得福開心學堂。琪雅,你是我人生的恩師。」原來她是在退休前1 年發現罹癌,來開心學堂原本只想學英文,沒想到卻被熱情擁抱,被愛心滋潤。

    因為學歷高,加上生病,她除了對課程要求高,常有意見外,一來便聲明不跳舞、不坐遊覽車、不參加表演、不穿短裙,甚至連婚紗走秀都拒絕。沒想到志工為她挑了一套婚紗,穿上後大家都讚賞她的好身材,讓她信心大增,開始勇於嘗試。不但開始坐遊覽車四處表演、裙子愈穿愈短,還在日本文化交流時主演「戲鳳」!

    立志雪恥改革 勇奪雙料金點

    琪雅不只在課程內容上尋求改變,也在團隊制度、紀律,及志工潛能開發上用心改革。長者們被她的付出感動,不但每課必到,而且都十分挺她。現在只要琪雅一聲令下,長者們都沒二話。這次社區金點獎頒獎典禮之後,長者們因搭不到計程車,在雨中走了近1 小時才到飯店,但卻沒人發怨言。

    由於第一年接手協會時,當時的關懷據點被社會局打了乙等,形同留校察看,讓她立志雪恥。3 年前琪雅受社會局邀請推薦報名衛福部的社區金點獎遴選,最後在2021 年12 月一舉囊括個人組與團體組雙料獎項。「這些榮譽,是對長者與志工們努力的讚賞,更是神對我服事的肯定。」琪雅表示。

    捐款支持1919旺得福
    https://bit.ly/3eBSmZ4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一步又一步 都是恩典之路

  • 編輯室
  • 莊妍
    上一篇
    下一篇

    受疫情影響,第20屆「1919愛走動‧單車環台─勇士感恩分享會」有別以往,於1月20日改於線上舉行。55位募款勇士共同經歷14天環台,1300公里長征,齊心回顧去年26日至今年1月8日的恩典之路,透過網路連線觀賞環台紀錄片首映,彼此分享一路上的感動。

    送你這對眼睛 學看世上美事

    分享會一開始,領騎吳炘庭就先攜手也曾是勇士的大女兒「小蘋果」,演唱「送你這對翅膀」。歌詞表達對弱勢的關懷,也象徵炘庭的心境。

    我看到有隻麻雀落在地,看牠的生命似已到盡頭。
    我跪下將牠捧在手心中,牠輕聲對我說:朋友!
    送給你這對眼睛,學看世上的美事,
    送給你歡欣的歌,歌頌春天來臨的喜悅,
    送給你跳躍的心,翱翔在海的那邊。

    吳炘庭分享,去年他在環台發前意外受傷,從拄著拐杖參加行前說明會、快速康復,到最後完騎,每一步都是上帝的恩典。因此,當他與車隊停在要進入凱旋接風會場的最後十字路口時,心中特別激動。

    他們餓 就給他們吃

    隊長洪茂松分享:「在全球疫情下,沒想到這次環台報名人數不減反增,達到70幾人,還不得不拒絕所有海外報名者。最後參加的共有55人,涵蓋了父子檔、父女檔、夫妻檔、姊妹檔、兄弟檔。我抱著『五餅二魚-他們餓,就給他們吃』的心志參與,雖然在啟程前一晚即遇傾盆大雨,但信心絲亳沒有動搖。果然在夏忠堅秘書長祝福禱告後,車隊一出發,天就放晴了。」

    副隊長侯勝宗則是在環台中,在心中與已故的創業夥伴對話,並帶著他的照片,與女兒恩雅共同完成環台:「恩雅積極投入,並立志下一次募得更多。我看見她信心的轉變,這是一趟成長之旅!」

    傻的繼續傻 瘋的繼續瘋

    人如何堅持朝目標前進?第9次環台的鄭惠安說:「遇到急難時能互相扶持,就是讓人能一直走下去的力量。」惠安今年擔任押騎組長,即便隊伍多次前後拉鋸達數公里,仍堅持陪伴落後的勇士完成騎程。

    第一組組長周昭敏說:「這次環台看見許多陪讀班長大的孩子成為服務中心的志工,從受助到助人,成為有能力回饋的人,真的很感動。」

    最後,車隊創隊隊長夏忠堅牧師宣布募款總額達14,309,466元。夏牧師表示,下一屆的1919單車環台即將展開報名,勇士的熱血永不冷卻,恩典之路也永不止息。讓我們傻的繼續傻,瘋的繼續瘋,繼續為愛走動 !

    第20屆1919愛走動環台影片全紀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HleJgLXJHM

    捐款支持1919愛走動-急難家庭救助
    https://bit.ly/3u2igvr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台中梧棲 第13間 1919實體食物銀行開幕

  • 張謙方
  • 莊妍
    上一篇
    下一篇

    哇,好像便利商店喔!」舒適的空間裡貨架上擺滿衛生紙、米和麵食等民生所需物品,還有同工笑臉迎接悉心關照。12月17日,台中梧棲1919實體銀行正式啟動,這是救助協會的第13間實體食物銀行。開幕儀式由服務中心李健寶牧師主持,在來賓齊唱「活出愛」的歌聲與眾人的祝福中,溫馨揭幕。

    實體店服務範圍更廣

    1919食物銀行提供「親送」和「實體店」兩種服務模式。救助協會中彰投區主任蔣王峨表示:「實體店服務的範圍比親送廣,案家每月按核可的點數來實體店領取,教會同工也能直接服務與關懷,克服親送服務在人力和時間上的侷限。」

    台中梧棲敬拜教會的李健寶牧師夫婦深耕梧棲29年,不管是在急難家庭救助計畫、陪讀計畫、食物銀行上,與救助協會合作多年。中彰投地區的弱難家庭不少,現在台中梧棲實體店加入服務後,當可提高龍井、沙鹿、梧棲、清水、大安、大甲區的服務能量,減少協會接獲求助電話,而當地無力承接的窘況。

    受助戶神情判若兩人

    食物銀行志工莉菁,已服務案家3年,70歲的阿芳姨(化名)是她陪伴的對象之一。當莉菁得知她獨居在豬舍改建的鐵皮屋內,兒女分別入獄和遠嫁,無力照顧她後,立即替她申請了1919食物包和急難救助金。

    在志工們長期關心,漏水的屋頂也幫忙修整後,阿芳姨封閉的心逐漸敞開。莉菁說:「有一次我們幫阿芳姨剪髮,竟勾起她兒時到教會的回憶,淚水一湧而出。其實不只阿芳姨,一些受助戶到實體銀行領取物資時都明顯開朗許多,和之前我們去家訪時的神情簡直判若兩人!」

    目前每月台中梧棲實體食物銀行可服務22個受助戶。總計全台13間1919食物銀行每月可服務500多戶,送出上百萬元的物資。

    食物銀行捐款專線 02-86609995#113
    物資捐贈專線 02-86609995#147
    認捐1919食物包
    https://bit.ly/3voP0zb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國證你和我 愛心健康益齊走

  • 王尚宸
  • 王尚宸
    上一篇
    下一篇

    國泰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證)於去年9月13日至12月5日舉辦「國證你和我,愛心健康益齊走」活動。同仁們只要每日步行里程數達標,公司就捐贈10元 ;每減重1公斤,公司就捐100元。所有累積捐款,都用來認購1919食物銀行300元救助套餐。活動一推出,就獲同仁熱烈支持,參與率高達92%。總計累積步數4.14億步 ,減重584公斤,捐贈金額達426,900。能認購1,416份套餐,讓708戶弱勢家庭受益。

    減重捐款認購套餐

    去年12月23日,國證於台北總公司舉辦捐贈儀式。營運管理處林健治資深副總指出,該活動已連續舉辦數年,希望同仁們能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在減重之餘,也能把達標數字轉為公益基金,幫助有需要的社福團體。

    林副總表示,「過去兩年來疫情肆虐,金融業績效良好,但社會卻愈發M型化,另一端的弱勢家庭實質收入大幅減少。公司了解1919食物銀行300元救助套餐的募集也受疫情影響,因此8月時便計畫將本次活動結合公益,認購1919救助套餐。」

    人飢己飢人溺己溺

    1919食物銀行總監張謙方表示 ,把減重的成效轉化為捐款,購買食物來幫助三餐不繼的弱勢家庭,實在非常有意義。「未來,除了原來的親送食物包、實體食物銀行,1919食物銀行也將在北、中、南,成立生鮮惜食處理中心。與各大超商與賣場合作收取惜食,再提供給陪讀班與老人供餐點。希望不僅能減少食物的浪費,也能將過剩的食物分享給需要的人。」

    由於台灣主要的經濟活動區域在雙北,但需要物資的區域卻多在偏鄉與原鄉區,1919食物銀行若要運送這些物資,需要龐大的人力與物流。因此,林副總也表示,未來會更積極邀請同仁投入食物銀行的服務 ,希望大家能發揮人飢己飢 、人溺己溺的精神,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攜手幫助有需要的弱難家庭。

    食物銀行捐款專線 02-86609995#113
    物資捐贈專線 02-86609995#147
    認捐1919食物包
    https://bit.ly/3voP0zb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服務學習 享受付出

  • 編輯室
  • 王尚宸
    上一篇
    下一篇

    THE Primacy Col l egi a teAcademy,師生一行20人,於去年12月4日到1919食物銀行八里倉庫參與包米活動,一上午就完成了2,124公斤。其中1,000公斤的米也是由學生家長Mark Peng先生的公司,堤麥策略行銷所捐贈。校長Dr. Ashim Pheirim說:「我們學校提供基督教的美國高中課程,每學期有固定20小時的志工服務,目的是讓孩子能從中學習和體驗。一般中學生對在假期擔任志工的意願都不高,但我們的學生願意在周六參加包米活動,讓我深以為傲。」

    了解弱勢 享受付出的感動

    前年10月,Primacy師生一行16人,也曾在李麥克老師帶領下,到八里包了2,238公斤的米。每次包米活動開始前,1919食物銀行物資管理組主任王騰仁,都會先放映1919食物銀行紀錄片,讓志工們了解弱勢家庭的困境,以及食物銀行的運作模式。

    Dr. Ashim Pheirim說:「許多參與過包米的學生,都十分享受付出的感動,會再主動再報名 。 而第一次參加的學生,在觀看紀錄片後,也因更了解, 包起米來更起勁,也更有效率。他們的表現積極,我相當肯定。」

    一起攜手 Nothing left forever

    Dr. Ashim Pheirim指出,學校的使命除了愛上帝、學習人生的智慧與職能發展,更希望學生能進入社區,關懷身邊有困難與需求的人。不管是參與1919食物銀行的包米,或去年11月18日,帶領50名師生到天母家樂福,參與「食物募集•分享愛」活動,透過音樂戲劇表演、發送簡章氣球,邀請顧客捐贈物資,都是很值得鼓勵參與的公益活動。

    「參與志工服務,不但能幫助需要的家庭,讓學生了解社會弱勢的需求 ,也能操練面對陌生人群的勇氣。每個人都會有艱困的時刻,但這樣的低潮不會永遠存在。只要我們能一起伸出援手,Nothingleft forever(沒有跨不過的檻)。」

    食物銀行捐款專線 02-86609995#113
    物資捐贈專線 02-86609995#147
    認捐1919食物包
    https://bit.ly/3voP0zb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漢神百貨讓愛加貝

  • 編輯室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去年12月18~26日,漢神百貨為迎接週年慶與聖誕節,除了在商品和活動上祭出多樣優惠回饋消費者外,也特別推出「讓愛加貝.攜手做公益」活動。消費者只要購買一個B3F Miopane專櫃的貝果,漢神百貨就捐出20元,支持救助協會1919陪讀計畫,讓弱勢兒少課後能得到妥善的照顧與陪伴。

    漢神百貨數位行銷部協理袁永慧表示,漢神兩館一直致力於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尤其對弱勢兒童的關懷,更是不遺餘力。前年聖誕節,漢神百貨就曾推出爆米花桶的義賣行動,募集10萬元資助了82位小學孩童1個月的陪讀費。

    去年,漢神百貨持續支持,與東方美集團的時尚CHIC CAFÉ & Pastry及知名貝果品牌Miopane,攜手發起「讓愛加貝.攜手做公益」活動。同時還在12月19日下午舉辦「夢遊聖誕」慈善午茶會,邀請高雄鹽埕1919陪讀班的小朋友們表演陶笛、第32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許富凱演唱,並推出奇可手作的聖誕禮包與Miopane的貝果包讓來賓認購。

    在現場溫馨感動的氛圍下,來賓紛紛慷慨解囊,熱烈響應,總計整個活動共捐出12萬元給1919陪讀計畫。

    捐款支持1919陪讀計畫
    https://bit.ly/3sUpi3X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2年3月號
    本期目錄
    ×
    2022年3月號

    封面故事


    食在幸福
    食刻有你 為愛堅強
    暗夜微光 點亮魚池

    理事長的話


    民以食為天

    特別企劃


    彩繪夢想飛躍心

    1919陪讀計畫


    我就只是去陪讀班呀

    1919急難家庭


    阿嬤站起來了

    1919旺得福


    倒帶青春 活出最美季節

    美麗人生


    尊榮以前 必有謙卑

    愛心花園


    十分幸福 送禮傳愛

    企業公益


    高林文創 重「 縫」再加值

    THE UPDATE


    一步又一步 都是恩典之路
    台中梧棲 第13間 1919實體食物銀行開幕
    國證你和我 愛心健康益齊走
    服務學習 享受付出
    漢神百貨讓愛加貝
    Previous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