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我們
    機構簡介
    年度報告
    年度計畫
    服務據點
    聯絡我們
    人力招募
  • 我們的服務
    1919食物銀行
    1919陪讀計畫
    1919急難家庭
    1919重災救助
    1919旺得福計畫
  • 財務徵信
    捐款徵信
    財務報告
    捐款紀錄查詢
  • 即時消息
    最新消息
    救助月刊
    活動專區
  • 會員專區
  • English
參與捐款

少年十八、二十時

  • 編輯室
  • 夏忠堅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法務部擬定了「民法修正草案」初稿,擬將民法總則中的成年年齡從20 歲下修到18歲。若下個會期順利修法通過,預計2022 或2023年元旦就可執行。由於成年年齡變更,未來仍在就學的高中生只要滿18 歲,不經父母同意就可以自行租屋、到銀行開戶、買車買房,甚至也能自行辦理結婚登記。

    消息披露後,反應兩極。主張性平教育者,覺得這是進步的表現,早當如此。但眾多為人父母者,卻心驚膽跳,怕將來需要為兒女收拾爛攤子,也擔心社會問題會層出不窮。

    在網路鄉民討論中,有人認為「18 歲早就該社會化了」、「成年本來就該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也有人質疑「很多小孩會被騙」、「以後會更多屁孩亂簽約」,更多人擔心的則是:「以後不知道怎麼教養小孩」!

    一般功能正常家庭的父母都會為成年年齡下修擔心,對於弱勢家庭,功能不全的高風險家庭,就更令人擔憂了。

    108 學年度上學期,基督教救助協會與1919 服務中心協同設立的國小陪讀班有163 間、國中班有71 間,共資助2,651 位經濟弱勢家庭的國小/ 國中班學生(實際共服務4,522 位)。這些接受服務的孩子中,來自雙親家庭者,國小佔45%,國中則僅佔38.2%。而父母離婚的單親家庭,國小有40.36%,國中則高達50% !

    可見陪讀班孩子來自單親家庭者眾,而他們的家庭支持功能又多半低落。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導,不是無能為力、缺乏身教,就是漠不關心。這是陪讀班老師在教導孩子過程中,最感無力的部分。如今成年年齡從20 下修到18 歲,對許多在弱勢家庭成長的孩子,可能造成更大的影響。

    1919 陪讀班以「全人發展」為導向,我們素來著重品格教育,每週至少實施一次;每學期也至少一次家庭訪視或兩次電訪,希望與家長聯手,一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聖經對耶穌的成長過程幾乎沒有著墨,只記載說:「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二:52)雖然僅此3 句,但卻可以讓我們看見:智慧知識、身心性格、人際溝通、信仰心靈等四方面均衡發展的重要。

    因應未來成年年齡的下修,我們除了要努力加強品格教育與家庭關懷,還要在智慧知識、身心性格、人際溝通、信仰心靈等四方面,促進「全人發展」。期待孩子在滿18 歲時,能真正「成年」!

    1919 陪讀計畫受疫情影響,募款不足,懇請支持1919陪讀計畫
    https://ccra.org.tw/donatekids

    陪伴孩子「全人發展」,讓他們能真正「成年」!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孩子,不笨

  •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
    但與其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因為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贏家

    線西小毅12 歲才從菲律賓返台
    讀起書來就像看天書
    寫起字來就像在畫畫
    基隆阿凱是學校課輔班不收的孩子
    看不懂幾個字
    課本永遠不知道在哪裡

    還好有1919 陪讀班
    日復一日陪伴,一對一個別輔導
    讓小毅能發揮體育天賦,順利考進高中、大學
    讓阿凱能獨立寫完功課,課本不再搞丟

    孩子,不笨
    他們只需人陪伴
    孩子,不笨
    他們只需發揮的舞台
    孩子,你不笨
    你很厲害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逆轉奇蹟

  • 李淑美
  • 李淑美
    上一篇
    下一篇

    彰化線西1919 陪讀班在地深耕13 年了,陪讀班的湯文清牧師與蕭雲鳳師母,對每個孩子就像自己孩子般的關心。即便孩子長大離開了,也對他們的近況瞭若指掌。今年剛考上大葉大學的小毅(化名),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其迂迴曲折的過往,讓所有曾陪伴他的人無不欣慰,而小毅自己則感恩地說:「若沒有線西1919陪讀班,就沒有今天的我!」

    意外出生 滯菲12 年

    18 年前,小毅的菲籍媽媽回菲探親時,不慎遺失護照。就在補辦護照的過程中,小毅出生了。由於媽媽不知如何申請,也沒有多餘的錢買機票,加上線西還有小毅的哥哥姊姊要照顧,只好把初生的小毅托給外婆與阿姨,和爸爸先回台。

    小毅的爸爸過去打零工,工作穩定時一個月有2 萬多元,但嗜賭、貪杯,家裡常入不敷出,有時連買菜的錢都沒有,更別說買機票接小毅回來了。就這樣,小毅直到12 歲還一直滯留在菲律賓。

    小毅家是1919 食物銀行的受助戶,比他大1歲的哥哥也從小在陪讀班長大。2012 年,救助協會到線西陪讀班拍攝紀錄片時,得知小毅的故事。於是在救助協會、線西1919 陪讀班,及外交部的三方合作下,展開跨海救援行動。足足耗費了一年的時間,才終於把小毅接回來,讓一家團圓。

    課本像天書 寫字像畫畫

    小毅剛回台時,連一句國語也不會說。只好先到國小讀一年,之後就被直接跳升國中,學習上有極大的斷層。線西陪讀班的蕭書駿老師回憶,當時課本對小毅而言,根本就是天書,而他寫的字就像在畫畫。

    於是湯牧師夫婦特別為他請了一位語言治療師,每天兩小時教小毅發音與說中文。再輔以陪讀班老師一對一地教認字、輔導功課。而小毅也很認真學習,不久就跟上進度,說寫流利了。

    因為成長環境的限制,小毅在學習與適應上比別的孩子艱辛,但在運動上卻展現過人天賦。國中時參加棒球隊,很快就成為球隊主力。2017 年,小毅國三。當時救助協會與Mercedes-Benz 合作「台灣勞倫斯體育公益計畫」,在7 個國中陪讀班開辦假日體育班,線西是其中一班。小毅因此得以接受台電女籃教練的指導,球技進步神速,不僅棒球,他在籃球中也找到了自信。

    高一當6 科 高二all pass

    由於湯師母的小兒子敬華因體育推甄上了建中體育班,她深知小毅藉由體育升學是最佳途徑,因而鼓勵他報考台中青年高中體育班。但小毅因家中無電腦,無法開啟青年高中所傳來的考試規則影片,只好到現場,從別人的投球方式,猜測考試規則,現學現考。沒想到最後竟以20 球投進12 球的成績,打敗了200 多位推甄者。

    但就在他高考上青年高中後,由於學習與適應上的挫折,讓他一度想放棄。那時他放縱自己,天天在球場中追逐,結果在高一時被當了6 科,這下可把小毅嚇醒了。「我是怎麼了,爸爸賺錢那麼辛苦,我還不知珍惜,當了這麼多科。」從此他認真讀書,「高二之後,我all pass 哦!」小毅說。

    由於家裡經濟不允許,無法住校,小毅每天得從線西搭校車到台中。「每次只要遇到學校有事,錯過校車,他就要搭火車轉公車再騎單車,至少要花3 小時才能回到線西,常常回到家都已深夜。」師母不捨地說。

    自省貼心 重情重義

    在一路陪他走來的蕭書駿老師眼中,小毅是個很能自省且貼心的孩子。「他常把別人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且往往是他年齡所不能擔負的。」他指出,由於高一的成績太差,小毅為懲罰自己,決定從高二起,週末去打工賺學費與生活費。之後為了賺大學學費,還主動爭取薪水豐厚的大夜班。「這樣,若成績不好,我才會心疼我賺的學費。」小毅說。

    在湯師母的心中,小毅則是個重情重義的孩子,例如:「線西的公車班次很少,高一暑假,小毅要到學校補考被當的科目,結果因為讓一群長輩先上車,而沒搭上那班車,以致到學校時錯過了多科的補考。國三時為了推甄體育班,我希望他退出棒球隊,專心練籃球,但他說什麼都不肯。」「棒球讓我重拾自信,而我那時是球隊主力,怎能棄他們而去呢?」小毅說。

    全新的開始 想都不敢想

    7 年來,陪讀班不但教小毅識字、功課,更導正了他的品性;而透過勞倫斯假日體育班,也讓他學會尊重、正直,不向困難妥協,不輕易放棄。「感謝陪讀班改變了我的人生。從國小、國中、高中,一直到今年能再次以體育技能考上大葉大學,未來我希望能朝健身教練的夢想前進!」小毅說。

    「由於是新住民的孩子,當被人排擠欺負時,我就告訴自己,我不能改變這個人,但至少我可以學著不去在乎他。每當工作疲累時,我不會喊累,因為一喊,就撐不下去了。」小毅說。

    去年他和父母一起回菲律賓探望奶奶和阿姨,回來後他有感而發地說:「我若沒有回到台灣,那我現在可能已經在菲律賓的監獄了!」

    他表示,在他離開菲律賓之前,因為外婆已管不了他,他已開始偷錢、欺騙,和一群朋友鬼混。回到台灣,讓他能有一個全新的開始,最感恩的是能到1919 陪讀班,甚至能唸大學,這是他從前在菲律賓想都不敢想的。

    捐款支持1919陪讀計畫
    https://ccra.org.tw/donatekids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學校不收 我們收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聖司提反1919 陪讀班( 聖公會聖司提反堂)位於基隆中山區的大竿林。社區房子沿緩坡而建,平時人煙稀少。但只要晴朗午后,就會見長者們坐在路邊曬太陽、閒話家常。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陪讀班有國小班 15 人,國中班 6 人。位於社區巷內,一樓教室不大,但沿著樓梯來到地下室,即別有洞天。除了空間寬敞,有分課桌椅區、閱讀區與遊戲區外,最搶眼的,就是兩面色彩繽紛的「馬卡龍」系統櫃。

    黃敏老師表示,3 年前她鼓勵學生們參加「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esign For Change),大家決定一起美化、改善教會的空間。「在社工陪伴下,孩子從計畫發想、募款,到最後施工設計,都一起討論決定。現在我們的外觀、空間與通風,都已改善了許多。」

    她表示,陪讀班會刻意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從旁觀察他們的天分與興趣,以培養其專業能力。「目前我們孩子國中畢業後,多進入技職領域,從事護理、幼保、烹飪,或汽修等專業。」

    為什麼只有我沒獎狀?

    讀國一的小榮,小六時來陪讀班。他爸爸是鐵窗工人,媽媽是家庭主婦,家裡還有個弟弟與失智的外婆。小榮有自閉症,剛來陪讀班時,根本不與人互動。

    小榮個性固執,尤其對某些事特別堅持。陪讀班會有點心時間,當大家都去拿時,他卻文風不動。「小榮,你怎麼不吃呢?」「不要,我不需要!」總是要等到同學都吃完後,他才會低調去拿,然後回到座位滿足地吃。

    但才半學期,在黃敏一對一輔導下,小榮的成績已一路爬升,到小六下,許多科目甚至已達90 分以上。「我會鼓勵小榮,說因為他夠專心,一定能夠把書背的很熟。加上他數學原本就好,所以成績不斷進步。」

    小榮國小畢業典禮那天,小榮媽媽與陪讀班老師們都去參加。只見家長們都很開心,但小榮媽媽卻眼光泛淚。「媽媽,小榮畢業了,不值得開心嗎?」「他、他剛剛問我:『媽媽,班上同學都有得獎,我進步這麼多,為什麼只有我沒獎狀?』」

    黃敏表示,可能他6 年個學年中只有最後一年成績優異,加上有其他同學比他進步更多,才讓他無法得獎。看著小榮失落的神情,陪讀班老師都跑去為他加油打氣,小榮這才破涕為笑。「他本來不想進國中陪讀班的,後來是因為看到自己進步,所以才進來。」

    沒有人能找到他的課本

    小榮才剛畢業,他以前國小老師又騎著機車,載了個5 年級的男孩來到陪讀班找黃敏:「黃老師,這是阿凱,學校課輔班不肯收,您要不要收?」「我們收!」「好,我去問他媽媽,如果同意,我就把阿凱送來。」「原來媽媽還不知道啊?」黃敏心想。

    阿凱就是屬於大字不識幾個、看不懂九九乘法表的孩子。他不但上課會遲到,功課永遠交不出來,連課本與習作在開學幾周後,都會自動消失。

    「阿凱,你的課本呢?」學校老師問。「我忘記在陪讀班了。」「阿凱,你課本拿去哪裡?」媽媽問。「啊!我放在學校了。」總之,沒有人能找到他的課本。

    因為考試不及格,補考也不過,所以學校老師紛紛降低標準:「阿凱,你把國語習作全部寫完,就算考過。」「阿凱,你把這張評量照抄兩遍,交上來就沒事了。」

    在有興趣的領域發揮恩賜

    阿凱看不懂注音,國字又不懂幾個,對國語課的造詞造句完全沒轍,而其他科目也因看不懂題目,寫10 題至少錯8 題。黃敏乾脆直接唸字的音給阿凱聽,讓他自己連結字形與字音。「阿凱,這是『辦』公室的『辦』,這是『辯』論的『辯』,這是『辨』別的『辨』。」唸完後,黃敏把字與注音抄下來,要阿凱照抄,以加深印象。

    有時週末黃敏還帶著自己讀國二的女兒,到阿凱家教他寫功課。「阿凱連字典也不會查,我讓女兒將答案寫在紙上,要他自己慢慢抄。前幾次他連答案紙也能搞丟,我們只好再抄一次給他。」

    幾個月陪伴下來,阿凱成績雖無明顯進步,但責任心已慢慢被培養起來。「至少現在功課沒寫,他會補寫,不會再找一堆奇怪理由敷衍我們了。而且自2 月開學至今,阿凱的課本、習作,一次也都沒搞丟哦。」

    黃敏雖是幼兒教育系畢業,但同時照顧5、6名像小榮、阿凱這樣的孩子,也常感吃力。「雖然辛苦,但很值得。我們不求這些孩子能發光發熱,只要他們能平平安安長大,在各自有興趣的領域中發揮恩賜,這就是身為老師的我們,最感欣慰的事了。」黃敏說。

    捐款支持1919陪讀計畫
    https://ccra.org.tw/donatekids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3000 振興券 1 成救弱勢

  • 陳振傑
  • 李淑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柯佳嬿呼籲到7-ELEVEn 認捐300 元1919 救助套餐

    過去半年來,疫情衝擊全球,台灣也無法倖免。為振興國內經濟,政府在7 月15 日推出振興3 倍券,民眾支付1000 元,可有3000 元可用額度,甚至針對低( 中低) 收入戶,還直接將1,000 元匯至其戶頭。然而許多得不到政府補助的社福邊緣戶,卻可能連1000 元都拿不出來。因此,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 食物銀行」自7 月起連續第3 年與「7-ELEVEn 把愛找回來」合作推出「食食來相助,餐餐有飯吃- 1919 救助套餐」。並於7/8 舉行記者會,邀請柯佳嬿擔任代言人。呼籲民眾拿到振興券後,能拿出其中的1 成,到7-ELEVEn認購一套300 元的1919 救助套餐,救助弱勢家庭。

    到7-ELEVEn 捐助套餐 一年需6 萬套

    1919 食物銀行自2011 年4 月起,每兩個月透過全台1919 服務中心的志工,親送每份市價約2,500 元的食物包到各受助家庭。截至今年5 月止,總計已透過643 中心,服務47,190 戶次的弱勢家庭,發出206,581 份食物包。

    而為了方便民眾就近認捐物資,1919 食物銀行更自2018 年6 月起,與「7-ELEVEn 把愛找回來」合作,呼籲民眾運用ibon 的便利訂購機制,就近認捐每套300 元的「1919 救助套餐」( 每套含米2kg、家常麵條300g、沙拉油760ml、花生麵筋200g、茄汁鯖魚230g)。再由1919 食物銀行依各受助戶人口數,在每份食物包中放入1~3 套。過去2年來,總共已募集超過12 萬套。

    統一超商管理群徐光宇協理表示,「7-ELEVEn -把愛找回來」公益平台已連續第3年與1919 食物銀行合作,整合本業的人、店、商品、物流、系統5 大經營核心元素,推動「1919 救助套餐」認捐活動。期望藉由ibon 的便利性,呼籲民眾就近到門市認捐,能在2021 年6 月底前募集6 萬套,讓5000 戶弱勢家庭餐餐有飯吃。

    7 成受助戶 得不到政府補助

    根據《2019 年1919 食物銀行年度報告》顯示,在5,355 戶受助戶中,有920 戶(17%) 是政府所冊列的「低收入戶」、469 戶(8.76%) 屬「中低收入戶」,其餘3,966 戶(74% ) 無法列入政府救助中。亦即有超過7 成的受助戶,是有實質需要卻得不到救助的「社福邊緣戶」。

    在受助戶中,能穩定就業者( 含兼職及全職)僅佔6%,高達15.99% 為臨時工。每戶每月平均收入僅16,837 元,遠低於行政院主計處公布2019 年全台最低所得20%的家庭每月可支配所得28,745元。而每戶每月平均支出為22,768 元,即每月平均超支5,931 元!

    案主中,近3 分之一在65 歲以上,更有20%是「獨居長者」!而65 歲以上的案主,近6 成(58%)屬於「失能」或擔任「照顧者」,更有高達24%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重大傷病卡。許多案主因身心限制,成為弱勢中的弱勢,來自桃園的阿國( 化名)就是典型的案例。

    三餐不繼 連腳尾飯也不忌

    65 歲的阿國( 化名),年輕時曾罹患口腔癌。15 歲時因偷鴿子被判刑,之後不斷進出監獄,總共25 年。年輕時的阿國從事八大行業,曾經營3間理容院。「我估計我輸在打電動上的錢,至少就有2 千萬元。長期過著日夜顛倒、又煙又酒的生活。」阿國說。

    後來阿國生意失敗,開始過著入不敷出、四處借貸的生活。他曾有二段婚姻,但兩任太太都已因病去世。最落魄時,他連棲身之所都沒有,只得睡火車站或公園的公廁。因時常三餐不繼,阿國連腳尾飯也不忌,直到社會局將他轉介到桃園市府1919 服務中心。

    志工志城也曾入獄,當過街友,深深了解阿國的苦。因此,除了常去探望他,也為他申請1919急難救助金與食物包。「因為口腔癌,我無法吃太硬的食物,只能吃麵和稀飯。食物包中的米、麵、罐頭,就是我的主食。加上1919 急難救助金,讓我能持續做化療,現在我的病好多了,已不再那麼痛了。」阿國說。

    用振興券一成 認捐救助套餐

    受邀擔任今年「1919 救助套餐」代言人的柯佳嬿指出,20 歲時父親突然去世,她和弟弟沒有準備好,被迫瞬間長大。為了幫忙家計,還到幼兒園打工二年,和弟弟一起幫媽媽把家撐起來。也因為一起走過風雨,佳嬿和媽媽、弟弟的感情特別緊密。因此,她勉勵身處艱難的民眾,不要輕易放棄;「人生有許多事,不會等到你準備好了才發生。難過、哭過,日子還是要過。就像阿國,只要有人能伸出援手,給予即時救助,就能走出人生困境,重獲希望。」

    在記者會中,佳嬿還特別用食物包中的食材做拌麵請阿國吃。佳嬿對烹調與烘焙很有興趣,她表示,在烘焙時,她都會將食材用到最後一滴,絕不浪費。「台灣人向來惜食愛物,而透過1919 食物銀行的志工,將物資送給需要的人,就是惜福感恩的最具體呈現。」

    捐振興券
    https://www.ccra.org.tw/AriticlePage.aspx?NWSID=689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媽 你不是說不能說謊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去年5 月,住花蓮吉安鄉的郁芬( 化名),一如往常騎車去工作,但途中突然全身痙攣。「糟糕,該不會是癲癇發作…」眼前一片空白,她連車帶人摔倒路旁,醒來時已在病床上。「我摔車前後的記憶都很模糊,後來還請警員幫忙找機車呢。」她說。

    48 歲的郁芬24 年前第一次癲癇發作,之後靠藥物控制穩定不少,沒想到去年又再次發作。她的工作因此受限,只能到早餐店、自助餐或便利商店打工。

    郁芬是單親媽媽,獨立撫養兒子小廷( 化名),現在已讀大學經濟系3 年級。郁芬父母已不在,下面還有一個弟弟與妹妹。「爸爸有留一棟房子,讓我與弟弟住一起。但他自己也有家庭,為了姊弟和睦,我很早就搬出去了。」

    有癲癇 找工作不易

    搬離後,為了負擔房租與生活費,郁芬開始找全職工作。有次她帶小廷到超市面試,結束前面試官問她:「這個工作耗體力,妳身體健康嗎?」「都很好,都很好。」一旁的小廷卻開口:「媽媽有癲癇…」工作因此告吹,她無奈地說:「廷廷,媽媽找工作不容易,你這樣說,我又要重新找了。」「媽媽,你不是說不能說謊。」郁芬只能苦笑。

    後來郁芬做居家清潔,有時也讓小廷在旁「見習」。「我一邊打掃一邊教他,慢慢地一般家事他都會做了。」有時癲癇發作不舒服,小廷會幫忙打掃,也會煮飯。「他國小3 年級就會煮稀飯哦!」郁芬欣慰地說。

    兩人住的套房一個月包水費5800 元,加上其他基本開銷,一個月生活費至少要1 萬5 千元。郁芬領有身障補助,一個月4800 元,有低收身分看病免費,小廷的學費也能減免,另外機構補助小廷一個月3 千元。雖無法存錢,但也沒有負債,母子兩人過著簡單自足的生活。

    記下救協電話 有備無患

    郁芬活動範圍雖有限,但對街景很敏銳。「有次去租DVD,看到附近多了個新招牌,發現是1919救助協會的辦公室,我就把上面的電話記了下來,有備無患嘛。」

    3 年前,小廷考上南部的大學,但在開學前夕,郁芬卻得開刀。「我的頸椎腰椎神經都被壓迫,醫生警告再不開刀神經會受損。」手術醫藥費高達10 萬元,醫院社工了解郁芬情形後,讓他們分期償還。而為了照顧媽媽,小廷決定休學1 年。

    醫藥費暫時緩解,但完全沒有收入,生活開銷怎麼辦?這時她腦中浮現救助協會的電話,立刻致電求援。經評估後,郁芬被轉介到南昌1919 服務中心關懷,並申請到2 萬元的急難救助金,才得以支付房租。「幸好有1919 急難金,我才能安心養病。10 萬元到現在也還到剩1 萬多,有愛心的人真的很多。」

    看到傳道 就像看到親人

    1 年多後郁芬情況穩定,小廷也進入彰化的大學就學,但沒想到這時癲癇又劇烈發作。「這次特別厲害,3、5 天就摔一次車,也一直麻煩派出所幫我找機車。警察告訴我,為了民眾安全,我不能再騎車。」

    去年暑假,她住院一個月,腦部必須植入電線,治療不正常放電情形。郁芬的身障津貼可用來支付房租,但卻無力負擔自費藥品。此時她又想起救助協會,於是又再度致電求援。

    這次救協將她轉介給北昌1919 服務中心,由主任曾志雄傳道代為關懷。「他們住在很小的套房,郁芬睡床上,廷廷睡地板。他們母子多年來都是這樣過,實在令人不捨。」郁芬看到曾傳道夫婦來關心,又為她禱告,就好像看到親人,眼淚不住地流。

    這次,曾傳道替她申請了2 萬2 千元急難救助金,用來支付自費藥品與生活開銷。「那時手頭很緊,連手機都被停用了。」郁芬說。曾傳道也邀請她來教會打掃,賺取生活費。一個人辛苦慣了,突然有人關心,讓郁芬憂愁的心放鬆不少,笑容也多了。「其實我們能做的有限,希望透過信仰,讓她心裡面有平安與永恆的盼望。」

    「雖然一路風雨不斷,但小廷也長大了。有時候我還問他,媽媽到底是怎麼把你養大的啊?他就說,『媽媽妳安心養病,免得大腦又亂放電!』」郁芬表示。小廷大學畢業後想攻讀研究所,改善家裡環境是他最大的目標。「謝謝曾傳道與救助協會,幫助我們站起來。希望未來我能把這份愛傳出去,幫助許多有需要的人。」她說。

    捐款支持1919愛走動-急難家庭救助
    https://ccra.org.tw/donatehome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有米 小孩就能長大

  • 簡選
  • 簡選
    上一篇
    下一篇

    舊莊1919 服務中心(傳道會復生教會)位於南港舊莊,大門外有條用鐵絲網圍起來的窄路,旁邊是農田與草地。這條路是通往公車站牌的捷徑,又稱「愛心橋」。主任張其嵩牧師說:「這條路是我爸爸和鄰居愛心人士開闢的,讓鄰居搭車時不用繞路。」平日下午4 點,中心會發號碼牌給社區長者,讓他們免費領取麵包。「我們跟家樂福合作惜食計劃很久了,除了送麵包,還設有惜食冰箱。讓社區中有需要的人,可以自由來領取。」張牧師說。

    一天賺7000 還三餐不繼

    志工秀珠阿嬤將桌上的麵包一一發給排隊的長者,「我們要把領來的麵包先換包裝、封口,再發給大家,全程還要戴口罩和手套哦!」70 歲的阿嬤是1919 食物包的受助者,2 年前開始領取。「我是嘉義人,先生已經走了。6 年前住南港的小兒子要我上來,幫他照顧女兒萍萍。」

    阿嬤的小兒子阿泰(化名),以開山貓車為業,太太已離開。張牧師說:「阿泰開山貓一天有7000 元,但他們卻三餐不繼,常有一頓沒一頓的,很矛盾,對吧?」原來開山貓車得看天吃飯,有時工作沒幾天,遇到壞天氣,得連休一周以上。而老闆給的支票,3 個月後才能兌現。山貓車出問題了,阿泰還得自掏腰包修理。外表看似高薪,裡面卻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萍萍在台北市某國小就讀,因學習遲緩進入資源班,5 年級但只有3 年級的程度,常被同學霸凌。秀珠阿嬤說:「我常常跟她說,別人欺負妳,妳一定要用力反擊。誰踢妳,妳就用力踢回去。但是她很善良,不像我有骨氣,總是說這樣不行。」

    張牧師之前是家長會會長,也在學校推動「彩虹生命教育」課程,因此認識了萍萍。「萍萍很乖,不會製造麻煩,但因個性內向,導致存在感很低,常被老師忽略。」後來張牧師主動告知資源班老師萍萍的情形,也因此認識了阿嬤。

    週日,張牧師都會邀阿嬤和萍萍來中心,就近關心陪伴。「萍萍學習能力差,在學校容易被排擠。但我們教會的孩子有特別訓練,懂得接納和愛她。讓她得到別處沒有的愛與安全感。」

    超級阿嬤 也是模範志工

    張牧師說:「阿嬤生活辛苦,我想為她申請1919 食物包,但第一次被她回絕了。2 年前又問一次,她才勉強接受。」阿嬤說:「我們有錢能付房租、電話費,其它的就省一點。」張牧師指出:「阿嬤很有骨氣啦,去她家就知道了,真的只能用家徒四壁來形容。」

    「謝謝1919 食物銀行的米,讓萍萍能健康成長。有米,就能活下來;有米,小孩就能長大。我用白米把阿泰還有他的哥哥姊姊養大,每個體格都很好。」阿嬤說。

    為了回饋服務中心,阿嬤主動要求擔任志工,除了發放麵包,也參與長者關懷。「我們這裡也是4.0社區關懷照顧據點,秀珠阿嬤都稱這些長者『大哥』、『大姊』,逗得他們合不攏嘴,是我們的模範志工。」而每周三下午,萍萍也會陪阿嬤來當志工。張牧師指出,現在麵包裝袋封口,全由萍萍操作。

    張牧師生病住院時,秀珠也會買營養品前往探視。「年底都很忙,每年過年前我都會大病一場。去年聖誕節我又生病,她平常省吃儉用,卻買了昂貴的雞精給我補身體,想到就很感動。」張其嵩說。

    平安長大 就是福氣

    現在萍萍學習有進步,還參加學校的國標舞社團,已漸漸找到自信。秀珠阿嬤說:「窮不可怕,只要不去賭,日子簡單還是能過。看著她平安、快樂長大,就是一種福氣。」原來秀珠阿嬤的先生以前好賭,敗光家產,但她不離不棄,靠著做手工,把3 個孩子拉拔長大。

    現在秀珠最大的盼望,就是上帝能給她多點智慧,把阿泰與萍萍照顧好。而阿泰工作能穩定,未來能有個對象,也是她的心願。「他的路還長,有個伴,走起來也能輕鬆點。」

    捐款專線 02-86609995#113
    物資捐贈專線 02-86609995#147
    認捐1919食物包
    https://ccra.org.tw/donatefoodbank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以生命感動生命

  • 玉里倫理堂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花蓮玉里因工作機會不多,青壯人口多至外地工作,居民以年長者與幼童居多。為提升年長者的生活品質,許多機構與衛生單位都在此成立長照站。倫理1919 服務中心( 玉里倫理堂教會)也於2015 年加入1919 旺得福的行列,是最早開辦此事工的1919 服務中心之一。

    製作繪本 留存回憶

    主責志工周文華傳道表示,目前玉里1919 旺得福俱樂部1 年開1 班,參與的長者有15、16 名,以女性為主。他指出:「中心志工有限,目前只有我與太太兩人負責旺得福,如果開的班次多了,其他的計畫如1919 陪讀班,就很難兼顧了。」

    為了讓長者們保持思維敏捷,反應靈活,周傳道夫婦請他們用照片,自己設計配色、編輯,並黏貼成「相片繪本」。讓他們能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拉近彼此的關係。

    周師母表示:「製作繪本時,會用到邏輯、色彩與計算能力。因大量用腦,因此能防止退化。現在我自己1 年也做1 本,不但能留存回憶,也不再忘東忘西,記憶力明顯進步許多。」

    話說得合宜 就像金蘋果

    67 歲的駿賢是個酷哥,經哥哥介紹來到1919旺得福俱樂部。已退休的他仍單身,獨來獨往,平常少與人接觸。周傳道表示:「他來時都帶著帽子,一開始小組討論時,駿賢都是說的多,聽的少。」

    但在一次討論中,上帝的話意外地引起了駿賢的興趣。那次周傳道分享經文:「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像金蘋果鑲在銀網子裡。」( 箴言25:11) 他聽了特別扎心,不斷咀嚼回味。此後他便常與周傳道討論,與人的互動也有了改變,說得少,聽得多。不久後,他也受洗成為基督徒。

    「今年2 月他父親過世,駿賢也敞開心,向我表達對父親的思念,後悔沒多花時間陪伴老人家。」周傳道也藉此鼓勵他,不能停止聚會,有大家的陪伴,才能更快走出哀傷。

    自食其力 更有尊嚴

    66 歲的秀娟是陸籍配偶,先生是榮民,在林務局工作,兩人沒有小孩。秀娟在大陸曾有一段婚姻,所生的兒子早已成家。先生愛屋及烏,把大部分薪水都匯過去,幫她的孩子買房置產。

    年邁的先生曾告訴秀娟:「我走了後,妳就回去找兒子吧。但如果他不孝,妳還是回台灣,這邊的醫療完整些。」2 年前先生過世後,不知何故,秀娟沒有領到榮民遺眷的津貼,加上當時未滿65歲,無法領老人年金,生活陷入困境,便回去依親。

    但回去沒多久,她又回來了。周師母指出:「雖不愁吃喝,但兒子、媳婦卻把她當傭人使喚,要整理環境、照顧孫子,而他們什麼都不做。她一氣之下就回台了,自食其力雖辛苦,卻更有尊嚴。」

    秀娟回來時暫住林務局宿舍,省去房租開銷。因沒有一技之長,剛回來時只能種菜到市場販售。加上手部膝蓋都有退化性關節炎,做起來格外辛苦,收入也很微薄。

    就像家人 一起承擔

    透過旺得福同學介紹,周傳道得知秀娟的困境,替她申請了1919 急難救助金。「她的個性耿直,一開始當面拒絕了我們的幫助。」在周傳道夫婦多次陪伴、關心下,她才終於敞開心門,接受了救助金。

    接著周傳道也替她申請1919 食物包,讓秀娟無斷炊之虞。不久,秀娟也參加了1919 旺得福,與大家一起分享生命故事,也常常送同學自己種的蔬菜。靠著賣菜,她每個月1、2 千元地存,終於買了台2 手電動機車代步。

    秀娟後來也受洗成為基督徒,今年起她已經可以領取老人年金了,原以為生活開始好轉,但6 月騎車時卻被人從後追撞,手腳胸部多處挫傷。雖無大礙,卻也得休息幾週。周師母說:「此外,最近林務局想趕她走,因為法律上她已經沒有住下去的權利了。」

    若要租屋,7 千多的老人年金,得花去5 千元在房租上。秀娟抱著病,不禁又萌生回大陸的想法。「我說等傷都好了再說吧,有我們陪著她,慢慢找,一定能找到合適的住處。她就像我們的家人,不管有什麼困難,我們都會一同承擔、面對,與解決。」周傳道說。

    捐款支持1919旺得福
    https://ccra.org.tw/donatewonderful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再不去,就沒機會了

  • 簡伯駿
  • 李鴻影
    上一篇
    下一篇

    從南二高下白河交流道,往白河水庫前進,路愈來愈窄,坡愈來愈陡。「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不是桃花源,而是白水溪聚落,白水溪長老教會就坐落在村落的最高處。

    全村50 戶 9 成是老人

    「這裡曾是著名白水溪教案的發生地。荷據時期,這裡已有教會雛形。1875 年英國宣教師甘為霖巡視白水溪教會,結果遭村民縱火,險遭殺害,但後來幾乎全村都歸信基督。村民都為平埔族後裔,約有50 戶人家,9 成以上都是65 歲的老人。」白水溪1919 服務中心主任吳樂昌傳道說。

    「我和太太原是土城長老教會會友,10 幾年前從印刷電路板公司總經理退休後,曾連續4 年帶教會年輕人來白水溪教會短宣。當時教會傳道因到別處事奉,力邀我前來服事。經過4 個月的掙扎,最後因同為馬偕醫院關懷志工胡茂生牧師的一句話:『你再不去,就沒機會了。』於是60 歲時,我來到白水溪,轉眼已10 年。」

    白水溪全村9 成都是退休的老農,山上沒有公車,叫一趟車到山腳,就要好幾百元。因此,長輩們能省就省,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菜都是自己種的,只要一道菜,再加上醃漬的破布子,就能解決一餐,甚至連續幾週吃也不厭。

    「他們只求裹腹,不管美味。老人家單純、順命。聚集閒聊時,總圍繞著最近吃什麼藥,哪裡又不舒服。言談間毫無盼望,只等著蒙主恩召,令人不勝唏噓。」說著說著,吳傳道忍不住哽咽了。

    帶長者坐飛機 滿足一生心願

    剛到村子時,吳傳道每週都要開車載阿公阿嬤們出去買菜。不久,成立白水溪1919 服務中心,開始為生活困難的長者申請1919 食物包;培訓長者成為社區關懷站志工;週一至週五舉行松年活動,舉凡韻律、吟詩、講古、擊鼓,全由吳傳道一手包辦教學。尤其是擊鼓隊,最受長者們歡迎,甚至連95 歲的阿嬤也跑來參加。吳樂昌帶著長者走出白水溪,四處表演比賽,從白水溪教會、嘉義中會,一直到長老教會總會,享譽全台。

    隨著生活擴展,視野被打開,長者們開始變得生氣勃勃。他們會主動要求嘗試新的事物。有天一個阿公問吳傳道,「我的孫子在電話中告訴我,他爸爸要帶他去吃『賣銅鑼』( 台語)。『賣銅鑼』是什麼呀?」於是,吳樂昌夫婦便開了兩部9 人座車,連他們兩人在內,一共18 人浩浩蕩蕩地到新營區吃「賣銅鑼」-麥當勞啦!

    「吐司麵包夾果醬,好吃嗎?」、「西餐刀叉怎麼用?」、「日本料理是吃便當嗎?」只要長者們說得出來,吳傳道夫婦都會盡量帶他們嘗試。其中,每年兩次的出遊,是長者們最期待的。「他們常聽到親友坐飛機出國旅遊,都好羨慕。所以前年我們就安排了澎湖3 天2 夜遊,讓他們終於坐上飛機出國,滿足許多人一生的心願。」

    但每次外出的經費,對只能用零錢奉獻的長者們,可是一大難題。因此,吳樂昌要求他們要每天存10 元,日期滿了,不足的部份就由教會募款補足。

    全校45 人 照顧18 人

    白水溪的孩子都就讀5 公里外的仙草國小、國中,走路至少要40 分鐘。而許多弱勢家庭的家長,多忙於營生,下課無法接孩子,甚至連晚飯都來不及煮。看到孩子乏人照料,自己也是阿公的吳傳道,決定開辦1919 陪讀班。不但每天開車接送孩課業輔導,還供應晚餐,以減輕家長的負擔。由於不少孩子來到陪讀班後,課業從吊車尾變名列前茅,因此陪讀班建立好口碑,人數最多時一度有18 人,而那時仙草國小全校才65 名學生!

    目前住台南安南區的沈祐任,每個周末都會回老家,到白水溪教會服務。親眼見證吳傳道10 年來的努力,他說,「吳傳道不僅讓長者從孤單老人變成志工團隊、活絡社區的人際關係,送1919 救助金與食物包給急難家庭,也陪伴了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

    「他十分疼愛孩子。有一年,孩子們練唱母親節的歌曲,但完全唱不出感情。吳傳道深入了解後,才發現許多孩子根本沒有母親,怎麼會有感情?之後,吳傳道每逢母親節就會把這些孩子帶在身邊,帶他們出去吃飯;孩子生日時,也會一一送他們小禮物。」祐任指出。

    看重人的價值 不論老幼貧富

    認識吳樂昌10 年的祐任,了解吳傳道自我要求極高,對工作伙伴要求也很高。「最初覺得他是個嚴厲的主管。但漸漸發現,他有顆憐憫的心腸,看重每個人的價值,不論老幼貧富。雖然他是個傳道人,但他做的比說的多,生活比所傳的道更有影響力。」

    70 歲了,10 年的服事也將告一段落,今年8月起,吳傳道夫婦將暫別白水溪,回到台北。

    「看到陪讀班填補了教育中的缺口,孩童的課業品格進步,開心上學;長者獲得陪伴與關懷,生活不再無奈;社區中遭難家庭得到救濟,內心焦躁得以抒解。這就是我最大的滿足與喜樂!」吳傳道說。

    捐款支持1919陪讀計畫
    https://ccra.org.tw/donatekids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杏一您家庭的健康管理師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杏一醫療用品股份公司自105 年以來,連續4年參與「1919 幸福巴士」,提供偏鄉長者植毛牙刷、牙間刷與牙線棒等口腔護理產品。總經理蔡德忠表示:「我和TRAVELER 旅行者總經理彭民雄是多年好友,聽到他分享『1919 幸福巴士』的計畫後,立刻就決定加入服務的行列。希望能為偏遠地區的長者盡點心力,為他們增添更多的幸福。」

    聚焦服務長者 口腔健康管理

    「您家庭的健康管理師」是杏一長期以來的服務理念。蔡總指出,偏鄉地區的民眾容易疏忽口腔保健,尤其長輩們常為蛀牙、牙周病所擾,甚至為掉牙所苦。牙口不好,食慾就易下降,營養攝取不足,就會影響健康。

    「『1919 幸福巴士』很貼心,不僅提供口腔護理產品,還安排護理師為長輩們衛教保健知識。如此長輩們回家後就知道如何使用產品,保持一口好牙。有精神有體力後,才能自助而後助人!」蔡總說。

    「企業捐贈資金或物資很容易,但要把資源透過合適的管道送給需要的人,卻很不簡單。」他指出,1919 服務中心遍布全台308 個鄉鎮,有完善的救助網絡,有訓練完善的志工,將有限的資源及時分配到需要的家庭。因為有這個救助網路,1919 幸福巴士才能上山下海,將衣物、醫藥用品、伴手禮,帶給偏鄉的弱勢長者。

    百里關懷 幸福環台

    由於台灣已步入高齡社會,因應人口老化所衍生的銀髮照護,杏一已完成19 個縣市的「長照輔具代償墊付」特約門市簽約,是全國簽約數最多的廠商。蔡總說:「經個案管理師評估後,需要輔具的民眾,都可得到政府的補助。若補助金額是5 千元,民眾可在杏一門市內,直接把價值5千元的輪椅帶回家,不用先墊付。若挑選輔具超過5 千,民眾僅需超額的費用,方便又省時。」

    杏一也於104 年起,推行「百里關懷,幸福環台」計畫,努力在社區鄰里推廣衛教知識。「我們邀請居民做骨密度、黃斑部、聽力等專業檢測。同時也舉行媽媽教室健康知識講座、健康操等活動。希望能幫助民眾了解身體狀況及保健知識。到今年2 月,已辦了22 場,總服務人次達1 萬6千人以上。」

    「杏一每年都投入大量資源開發及代理更好的營養品、輔具、醫療用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此外,杏一特別推出『樂齡店長』的體驗活動,邀請長者來門市體驗一日店長。除了結帳與整理貨架,也幫客人量血壓、推廣新產品,並協助體驗各種輔具。希望他們能邀請朋友,一起來店體驗,讓大家更注重保健觀念,活得更好、更健康。」蔡總說。

    防疫免出門 安心送到家

    因疫情影響,一些原本車水馬龍的門市,生意大受影響。因此,為了讓長者們在疫情期間仍有良好的照護,杏一特別在電商平台推出「防疫免出門,安心送到家」。如成人紙尿褲或護腰護膝等特殊產品,只要購足一定金額或件數,即可免費送到家。

    「目前杏一在全台已有260 家門市,為了能讓貨暢其流,我們斥資12 億於楊梅新建一座4 層樓共8 千餘坪的「智能物流中心」,預計於今年年中完成。屆時不僅能滿足各門市的需求,消費者只要在線上下單,貨品就會直接從物流中心出貨,半天內就可收到貨。」

    「杏一為了持續服務及照顧偏鄉的長輩們,杏一仍會繼續參與1919 幸福巴士。盼望長輩們能在幸福巴士與1919 志工關心下,都能有健康的身體,愈活愈健康,也愈喜樂!」蔡總說。

    捐款支持1919愛走動-幸福巴士
    https://ccra.org.tw/donatebus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認捐1000份食物包 助1000個弱勢家庭

  • 台灣人壽
  • 李淑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台灣也深受衝擊,百業蕭條,其中又以仰賴社會大眾捐款的社福團體受創最大,當然也就影響對弱勢家庭的救助。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食物銀行」一年救助超過5,000戶弱勢家庭,疫情期間,收入減少,但求助者卻激增。

    提供弱勢家庭投保微型保險

    台灣人壽連續3年捐助救助協會受助戶微型保險,雖然疫情期間,保險業務員們的業績也深受影響,但仍發起認捐1919食物包的行動。其中,總經理莊中慶更率先響應,捐出10萬元拋磚引玉。結果一個月不到即募到百餘萬元,預計可救助超過1,000個弱勢家庭。

    為幫助因疫情影響生活困難的弱勢家庭,台灣人壽特自5月中啟動認捐1919食物包的活動。莊總指出,台灣人壽為救助協會長期公益夥伴,支持1919食物銀行,自2018年起更提供弱勢家庭投保微型保險,3年來總計已協助約10,581人次。

    可以再揹50公斤的食物包

    「台灣人壽投入公益多年,長期關懷弱勢族群,公益DNA早已存在台壽人的日常中。有感於連業務人員都受到疫情的波及,想必那些弱勢家庭所受的衝擊一定更大,所以同仁們一呼百諾,紛紛支持捐款行動,希望藉由充滿愛心的食物包,讓在疫情之下更受重創的弱勢家庭,能感受到來自社會大眾的溫暖。」莊總說。

    莊總曾參與1919食物銀行的包米活動,並親自揹重達25公斤的食物包到弱勢家庭中訪視,沉沉地爬上6層樓高,當下體會到,「原來愛,是有重量的」。「那次的經驗讓我深刻感受到,食物包對受助家庭的重要。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天受贈的男主人緊握著我的手,靦腆低頭說謝謝的樣子。頓時間突然覺得,我可以再揹50公斤的食物包了!」

    捐款專線 02-86609995#113
    物資捐贈專線 02-86609995#147
    認捐1919食物包
    https://ccra.org.tw/donatefoodbank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幸福圓夢 刷出夢幻牆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為提升弱勢家庭孩子的美學鑑賞力與創造力, 基督教救助協會與國內最大的室內設計平台「幸福空間」,攜手舉辦「2020幸福圓夢計畫」。今年夏天邀請香港商立邦塗料台灣分公司,於5月6日和6月3日,分別至基隆聖光堂和愛加倍1919陪讀班,教孩子玩色彩,親手粉刷自己的教室。

    斑駁脫漆牆 變身夢想畫

    立邦公司由白智凱副理領軍,活動雖只有2個小時,但白副理等人從場勘、評估、前置作業,到教學與粉刷指導,從早忙到晚。在下午開課前,眾人都已忙得一身汗。

    牆面上色要好看,底漆很重要。如果底漆髒汙脫落,甚或有壁癌,那上色也無濟於事。因此得先替牆面打好「粉底」,才能順利「上妝」。白副理說:「若有壁癌,得先刮除,再上批土與底漆,乾了後才能再上色。」一面面斑駁脫漆的牆,經過半天的處理,變的「白帥帥、閃亮亮」。

    開工前,白副理先介紹配色理論、刷具使用,與防護裝備。這次選清爽的淡藍色,塗在牆面下半部。有了良好的訓練,孩子們拿起刷子架式十足,排隊依序上色。

    「油漆不要沾太多哦,刷子沾一半油漆就好!」「小心你的手,摸到牆會留下手印哦!」以前都在紙上畫,這次在大牆面畫,孩子們個個屏氣凝神,專注仔細,就怕刷不好。不同以往,教室裡非常安靜,只聽得到老師提醒的聲音。

    感動太多 寫不完

    晾乾油漆得等30分鐘,孩子們趁這空檔去寫作業。時間到了,聖光堂1919陪讀班的孩子仍未回來。眾人前往隔壁教室,才發現孩子們正在重寫感謝卡。聖光堂黃鈺晴老師情表示:「活動前他們就寫好了,結果刷完後大家開心又興奮,紛紛要求重寫。因為心得太多了,寫到忘記回來。」

    基隆愛加倍1919陪讀班主任吳亞璇說:「此次粉刷對孩子們而言,實在是很難得的經驗。不但可以知道刷油漆的技巧,還能認識刷油漆的工具,大家都很開心。」活動結束後,立邦公司將油漆與刷具全數留給陪讀班,讓孩子們日後能自己粉刷。「我們老師都在討論,打算找一面牆,讓孩子自己創作呢。」亞璇老師說。

    捐款支持1919陪讀計畫
    https://ccra.org.tw/donatekids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揪團認捐1919救助套餐

  • 編輯室
  • 張芷芸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捐3份1919救助套餐…。」許佳惠的Line不時傳來一則則認捐的訊息。但佳惠不是餐點外送員,也不是餐廳老闆,而是熱情的愛心行動家!

    救助套餐 物超所值

    「4年前,有天我在超商買東西時,突然發現只要300元,就可在ibon認捐一套『1919救助套餐』,幫助需要的弱勢家庭,非常簡單。而套餐裡有米、麵條、罐頭、油,更是物超所值。」佳惠回憶。

    今年50歲的許佳惠住在花蓮,看似平實無華的家庭主婦,但熱情的她只要一談起1919救助套餐,就滔滔不絕,有滿滿的感動和收穫。

    呼朋引伴 每年必推

    響應1919救助套餐的認捐,已成佳惠每年必推的愛心活動。去年她自己認捐了100份,又呼朋引伴合力捐了134份。今年,因疫情影響經濟,她一度擔心認捐的意願會減低。「沒想到,朋友們從4月就主動問,今年可不可以再捐?即使有些人的工作受影響,但還是想盡一份力。」佳惠感動地說。

    今年5/15-6/18,不到一個月,她自己低調地靠著外接工作和打工,認捐了260組套餐。而朋友們也在她的推動下合力捐了142份。還有位建設公司朋友,更熱情地認捐了200份。

    主動出擊 一一介紹

    「我還放了很多認捐條碼小卡到7-ELEVEn的櫃台,這樣顧客等咖啡時就可以看到,隨手做公益,結果有客人真的每月都捐一套呢!」佳惠發現有些便利商店的店家,並不太了解,便主動介紹。「有一個店長聽完後,還感動地自掏腰包認捐了5份呢!」

    問她怎麼會如此熱心,佳惠謙虛地笑說:「只要做得到,我都會盡力去做!很多人有心做公益,但因預算考量而放棄。可是1919救助套餐只要300元,很容易出手。有飯大家吃,很值得。」

    「這次捐款滿2000元還可獲贈一組精美的蜜蜂餐具組,很實用,又方便攜帶。我把自己獲贈的幾組餐具送給第一次響應的朋友,大家都好喜歡。去年,我有朋友捐款1919陪讀計畫,結果獲贈保冷袋,還引起大家熱烈討論呢。這些可愛的捐款禮拿出去,不但有很好的號召力,也是對捐款者很好的鼓勵哦!」

    認購1919救助套餐
    https://www.1919.org.tw/2017/foodbank300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20年8月號
    本期目錄
    ×
    2020年8月號

    封面故事


    孩子,不笨
    逆轉奇蹟
    學校不收 我們收

    理事長的話


    少年十八、二十時

    特別企劃


    3000 振興券 1 成救弱勢

    1919食物銀行


    有米 小孩就能長大

    1919急難家庭


    媽 你不是說不能說謊

    1919旺得福


    以生命感動生命

    美麗人生


    再不去,就沒機會了

    企業公益


    杏一您家庭的健康管理師

    THE UPDATE


    認捐1000份食物包 助1000個弱勢家庭
    幸福圓夢 刷出夢幻牆
    揪團認捐1919救助套餐
    Previous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