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我們
    機構簡介
    年度報告
    年度計畫
    服務據點
    聯絡我們
    人力招募
  • 我們的服務
    1919食物銀行
    1919陪讀計畫
    1919急難家庭
    1919重災救助
    1919旺得福計畫
  • 財務徵信
    捐款徵信
    財務報告
    捐款紀錄查詢
  • 即時消息
    最新消息
    救助月刊
    活動專區
  • 會員專區
  • English
參與捐款

愛 永不止息

  • 編輯室
  • 夏忠堅
    上一篇
    下一篇

    時序進入12月,一年又即將過去!迎向2018年,這個世紀已快速過去17年。17個年頭,世界瞬息萬變,連未來學家都很難預測2018年將會是怎樣的一年。

    2018年,無人駕駛自動車將正式上路測試。美國加州政府機動車管理局(DepartmentofMotorVehicles,DMV)近日通過「無人車」上路法案,准許沒有方向盤、煞車、油門和後照鏡的車輛,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開上一般道路測試。加州是自動車設計、研發、實驗的溫床,目前有42間公司,在加州測試285種自動車。無人駕駛自動車商業運轉已成為指日可待的事了,以台灣引進高科技產品的速度,無人駕駛自動車滿街跑的日子應該也不會太遠了!

    2016年12月,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推出了無人商店「AmazonGo」;2017年7月,大陸電商老大阿里巴巴開設了展示性的「淘咖啡」無人商店。以「淘咖啡」為例,消費者進門時只要經過兩道門,刷支付寶取得專屬QRCode就可以刷碼進入了。當你拿取了所要購買的貨品,走過「支付通道」,刷臉辨識之後,傳感器自動讀取貨品,立即在支付寶帳戶扣款,螢幕秀出「剁手」的畫面,你就完成「血拼」了。「AmazonGo」與「淘咖啡」都還算是展示性質,「淘咖啡」在展示期之後已關閉,但是誰知道呢?沒有結帳台、無人服務的賣場和超市,相信很快就會進入我們的生活中了!

    iPhoneX已經開賣了,蘋果銷售部門預測,2018年iPhoneX將可賣出1億支。iPhoneX的最大賣點是刷臉辨識,很快的,刷臉辨識將會成為所有智慧型手機的基本配備。全球5大科技巨擘-臉書、蘋果、亞馬遜、微軟、Google都已投入大量資源,研發將刷臉辨識融入其產品。在中國,單月客流量達千萬人次的中國北京西站,已率先開通6台「刷臉機」,效率是人工驗票的10倍。刷臉進地鐵、火車站、博物館、連鎖旅店…,將成為全中國的流行。你的臉就是身分證、信用卡、通行證,靠一張臉吃飯、刷卡、購物、旅行…的日子,已經來到。全中國監視攝影機有1.76億支,是美國的3.5倍。「實名制」、「刷臉」、「大數據分析」,將使你的生活「全都露」在「老大哥」的眼中。

    全球最知名的物理學大師史帝芬霍金提出警告說:「成功的創造有效的AI(人工智慧),會是人類文明史中,最大的事件,或是最糟的事件,我們沒辦法知道,我們將會接受AI無限的幫助,或是被它忽略,或被它毀滅。」

    我們真的無法預知2018年將會是個怎樣的年日!但是我們知道無論世界如何瞬息萬變,永遠不變的是:人需要得到愛、需要付出愛!得不到愛與關懷,人無法得到滿足;沒有付出愛與關懷,人得不到喜樂。

    我們也知道暫時還無法改變的是:在社會底層的弱勢家庭、急難家庭,他們不需要刷臉辨識、不需要AI,但是他們需要愛與關懷!

    永遠不變的是:人需要得到愛、需要付出愛!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即時的幫助 一生的感謝

  • 達志影像 / Shutterstock
  • 編輯室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殷商甲骨文中, 
    「家」這個字,是(屋)裡有頭(豬)。 
    古人認為,只要屋裡有豬,就有飯吃,就能生存, 
    所以,「家」是延續生命的所在。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 
    「家」的定義,逐步從物質延伸到精神層面, 
    變成成長的搖籃、心靈的歸屬,與避風的港灣, 
    所以,「家」也是安身立命的所在。

    然而,有些「家」,因經濟弱勢、遭逢變故, 
    而無法發揮成長、心靈與避風的功能。 
    甚至落入深淵,無法自拔, 
    就像台南的張家、雲林的小琪家。

    有人窮到只剩下錢, 
    有人連下一餐都沒著落。 
    一文錢逼死英雄漢, 
    人生急難莫過於此。

    請支持「1919愛走動-急難家庭救助計畫」, 
    加入1919單車募款勇士的行列, 
    給急難家庭一條脫離深淵的救命索。 
    您的即時救助,是他們一生的感謝!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浴火重生 焚而不毀

  • 成 器
  • 成 器
    上一篇
    下一篇

    66歲的張安與太太阿玲(皆化名)平常靠資源回收為生。生活雖不寬裕,但淡泊知足。不幸今年4月家遭祝融,不但房子全毀,還波及鄰舍。所幸台南市民族路1919服務中心(台南民族路長老教會)伸出援手,讓他雖感世事無常,飽受驚嚇,仍能重新站起。

    風雨無阻 早出晚歸

    張安年輕時曾當過機車行工人、香腸小販。後來改當大樓管理員,太太則到醫院當清潔工,6年前改做資源回收至今。

    兩人育有兩女一子。18年前,19歲的小兒子才剛從空軍官校畢業,就被撞身亡。兩個女兒都已出 嫁,平常兩老就靠國保和勞保退休金,加上資源回收每月約5千元收入,簡樸過活。「做資源回收很辛苦,但我老婆風雨無阻,每天早出晚歸。由於我岳母過去也做回收,因此養成她勤儉不怕苦的個性。」張安說。

    張安患有慢性糖尿病,眼睛做過3次雷射手術,左眼視力只剩0.2。由於視力差,張安單單今年就發生3次小車禍,但張安不服老,照樣騎車趴趴走。每天下午阿玲撿完回收後,他就幫忙整理,也負責煮晚飯。

    張安健談,阿玲沉靜,兩人個性南轅北轍,但相處融洽。阿玲待人和善,人緣好,常有人主動通知她拿回收,還有工廠每月固定送紙箱,教會也都會送回收給她。

    照顧孤老 關懷備至

    張安夫婦有一老友方伯(化名),與張安本是機車行同事,比他年長許多,看著他結婚、生子,還認了阿玲做乾女兒。方伯本來身體硬朗,後因太太身故,傷心之餘,身體每況愈下,加上雙腿靜脈曲張開刀,行動不便,只能蝸居家中。由於阿玲做回收需空地放回收物,而方伯隔壁對面剛好有塊空地,於是便把隔壁租下,讓張安離婚的弟弟住,並利用前面空地做回收。

    張安與阿玲都很重感情,把年邁的方伯當父親一樣照顧。阿玲每天早上8點會去方伯家,為他預備早餐、幫他洗澡、打掃,之後才去做收回收,十餘年如一日。每逢主日,還會載方伯到教會聚會。因為有張安夫婦與教會兄姊的陪伴關懷,方伯的晚年並不孤單。今年3月,方伯以94歲高齡離世。為了感謝張安與阿玲的照顧,臨終前還留了40萬給他們。

    焚而不毀 重新站起

    但方伯走沒幾日,兩人還沉浸老友逝去的傷痛中,4月2日,兩人外出工作,沒想到回來時,家已燒成灰燼。火災肇因於3樓主臥室電線意外走火,不但屋子全毀,還波及11戶鄰居和公共建設,需一一賠償。

    面對高達30萬的賠償金,張安夫婦一籌莫展。幸好台南市民族路1919服務中心的志工葉春嫩為他們申請了2萬元1919救助金應急,隨後民族路長老教會也發放慈惠基金5萬元,机嘉勝牧師更在主日推動全教會奉獻,最後為他們募得30多萬,讓他們度過了難關。「教會弟兄姊妹的愛心和奉獻,真的讓我們感激涕零!」張安說。

    由於房子毀損嚴重,重新修建費用高達110萬。幸好方伯留下了40多萬,加上張安拿出勞保退休金和把壽險保單解約,才終於湊足錢重建,並在8月底順利完工。

    「張安夫婦家遭嚴重火災,幸好有1919救助金,還有教會弟兄姊妹的幫助,才能這麼快修好房子。我相信這是上帝對他們過去愛心助人的回報。能陪他們夫婦倆走過這一段艱辛的路程,我們也很欣慰!」葉春嫩說。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山窮水盡 峰迴路轉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台灣的城鄉差距大,鄉鎮年輕人常離鄉背井到城市發展,導致鄉鎮人口結構呈現「中空」狀態,只剩小孩與老人。雲林縣褒忠鄉,就是典型的「人口中空鄉鎮」,隔代教養的狀況非常普遍。

    父失業酗酒 母音訊全無

    小琪(化名)今年10歲,父母5年前離婚,她與當時剛出生的弟弟,從此沒再見過媽媽。爸爸阿源(化名)長期在高雄工作,將姊弟託付給72歲的阿公和60歲的阿嬤。

    阿公多年前小腿截肢,無法工作;阿嬤是全職家管,全家就靠阿源在鐵工廠當師傅的薪水維持。但5年前,阿源突遭工廠裁員,加上太太求去,雙重打擊讓他意志消沈,開始酗酒。全家現在住的房子,是阿公年輕時打拼買下的。因不符合低收入戶資格,無法申請補助。阿源的大姊在台中工作,收入不高,自身難保;二姊自己有家庭要顧,也幫不上忙。

    「阿源本來薪水有5萬多,被裁員後,積存的錢全喝光,一毛不剩。」滿頭白髮的阿公,低著頭幽幽地說。


    近鄰勝遠親 大家一起幫

    幸好左鄰右舍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知道阿源家狀況後,都紛紛開放自家的田,讓阿嬤可以免費採收青菜、花生與大蒜。有時量多,阿嬤還可上街兜售,貼補家用。村長也透過雲林縣家庭服務中心媒合資源,替他們申請每個月3800元的補助金。

    照顧好阿孫的肚子,課業也不能馬虎。孫女小2前,阿公阿嬤合力,還能勉強教教,但升上3年級後,兩老就力不從心了。「有人告訴我,街上有個1919陪讀班,聽說有免費課輔,可以讓小琪去試試看。」就這樣,2年前阿嬤將小琪送進褒忠1919陪讀班,讓兩老鬆了一口氣。

    褒忠1919服務中心主任張光信,是「鄉村福音佈道團」(簡稱鄉福)的傳道,6年前來到褒忠傳福音。「我發現這裡有許多單親與隔代教養的弱勢家庭,許多孩子下課後乏人照顧,因此決定設立陪讀班。希望孩子們的生活、品格與學業,能被妥善輔導。」

    只剩2千元 1919來救助

    孫女的問題解決了,但兒子卻每況愈下。被裁員後,阿源回到家,連換了幾個工作,但都做不久。長期酗酒,更摧毀了他的健康,連一個小感冒,就可以讓他住院。去年底,更因為心臟衰竭,被送進加護病房。當時家裡連醫藥費都付不出來,因此光信傳道立刻為他們申請了2萬元的1919急難救助金,以支付醫療費與生活開銷。阿嬤表示,「阿源倒下時,全家只剩2千元。1919急難救助金,真的幫了大忙!」

    救助金讓小琪一家捱過風暴,經過休養,今年3月起阿源已能開始工作了。只是命雖是撿回來了,但整個人卻瘦成皮包骨,比兩老還虛弱。目前只能打零工,一個月收入才幾千元。「好好的孩子,染上壞習慣,沒存到錢又賠了健康,真不值得。」阿公連聲嘆氣。

    在家人苦勸下,阿源終於開始戒酒了。在孩子眼中,現在的爸爸雖然虛弱,但比以前可愛多了。阿公說:「以前阿源走到巷口,姊弟倆就能聞到酒味,一溜煙躲進房間。現在阿源若沒安排工作,就會去接孩子下課;工作後回家,姊弟也會開心迎接爸爸回來。」

    未來,只要城鄉差距不變,小琪極可能也要離開褒忠,前往他處求學就業。光信傳道雖然不捨,仍希望孩子們趁年輕出去打拼,增廣見聞,有機會再返鄉貢獻己力。「希望有更多人投身偏鄉,服務這些孩子,讓他們的生命有機會被翻轉!」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勇者無懼

  • 編輯室
  • 黃莉雯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12月23日,38位1919單車環台募款勇士, 
    將從台北啟程,以15天環台1300公里,於1月6日回到台北。
    張世良與邱大信,都是今年的勇士,一個已連續騎10年,一個今年首度加入。 
    他們都曾經罹患腫瘤,但卻沒有因此停下腳步; 
    只為能把「1919」的愛,傳送到每個需要救助的急難角落。


    10年不變一生承諾

    環台募款勇士-張世良 
    一份邀請,點燃環台之火。每年15天,持續10年,至今累積騎程已超過1萬3千公里!

    張世良的堅毅,背後有著永不放棄的心志。

    人稱「張哥」的張世良,是標竿教育基金會的董事長,也是1919單車環台募款勇士的元老之一,已連續10年環台不停歇。73歲的他,右腳換過人工髖關節,但不論何時見到他,總看他挺著180公分的身軀,笑容可掬,精神奕奕。他和妻子徐世芬,都是救助協會的終生志工。

    企業主退休,談起為何加入1919環台募款車隊,且一騎就是10個年頭,張哥說:「2008年1919單車環台車隊正式成立,我就加入了車隊。」接下來幾年,張哥陸續邀請了許多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加入車隊。

    「1919環台車隊的隊員,都不是為了個人目的前來,而是為了救助急難家庭。在這個志同道合的團隊中,嚴格地持守紀律和騎車規則,是我和創隊隊長夏忠堅、領騎兼總教練焦中興不變的堅持!」10年間,張哥唯一一次中途缺席,是他頸部發現惡性腫瘤,接到醫師通知開刀的那次。那時他在台南接到通知,仍堅持把台北到屏東的騎程完成,一直騎到屏東才脫隊北上開刀。

    「要離開車隊時,夏忠堅牧師帶著環台勇士們為我禱告,讓我心中充滿平安。到了雙和醫院,許多醫生好友已等著為我開刀。但想不到的是,開刀冰凍化驗的結果,原來認為100%的惡性腫瘤竟然變為良性了!結果當車隊回到台北時,我還去為大家接風。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而我深深明白,這是上帝的手親自醫治了我!」



    活到老 騎到老 愛到老

    環台募款勇士-邱大信

    聽聞1919單車環台募款多年的邱大信,是蘆洲1919實體食物銀行的主任。今年初,得知環台募款勇士尚有名額後,他暗暗地在心中向上帝求3個印證。若3個印證都實現,就加入今年1919愛走動募款車隊的行列。

    「我今年63歲了,我想在65歲前參加1919環台募款車隊,但不想只是為了個人渴望而騎,因此我向上帝求3個印證:1.家人全部同意;2.救助協會主動邀請我,而不是我自己要報名;3.環台前至少要募款100萬。」邱大信表示,即使報名了,出發前若沒募到100萬,他就不騎!


    大信曾是鼻咽癌患者,化療期間傷到唾液分泌腺體,導致無法分泌口水,要時時補充水份。另外食物的選擇和吞嚥,也都要十分留意,因此家人一開始都反對。但在他說明1919車隊有堅強的後勤照顧後,太太與兩個女兒都點頭同意了。到了5月,在一次活動中,救助協會副秘書長鄭夙珺主動詢問他,是否要參加今年的環台?「感謝主,祂親自驗證了第1、2項,接下來就是要如何完成募100萬元的目標了!」

    5月20日報名那天,他自製了一張募款單張,內容寫著他要環台募款的心志,以及成為1919食物銀行志工6年來的所見所聞。不到一周,他就收到第一筆捐款2千元,第二周他陸續收到許多人的承諾捐款,金額很快達到5萬元。接下來幾個月,他又把握每個可以分享的機會,到各教會與聚會中傳遞需要與感動。結果截至10月底,他已募到了1,662,609元,是過去10年來募款最高的勇士!

    雖然已募到預定金額,但大信說他還會繼續募款。而且只要他的健康允許,他每年都要騎,直到他見主面的那天。「活到老,騎到老,愛到老,這是我終其一生的使命。」大信說。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簡單的幸福

  • 活 水
  • 活 水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師,我爸爸得了癌症,你可以去看看他嗎?」今年讀高二的建威(化名)是台南豐盛1919陪讀班的學生。3年前,他憂心忡忡地告訴陪讀班老師鐘慕琪,父親罹癌了。慕琪聞訊後,馬上與豐盛教會的師母陳美伶,到成大醫院探望建威的爸爸阿輝(化名)。

    阿輝因肺癌住院,無法工作,一家經濟陷入困境,於是美伶師母立刻為他申請了2萬元1919急難救助金。因癌細胞已擴散至脊椎與神經系統,住院一周後,阿輝下半身癱瘓,要以輪椅代步,半年來進出醫院,接受多次化療和放療。

    由於體重驟降,身體疼痛,阿輝自忖生命快到盡頭,又感受到師母的關懷和愛心,於是在醫院受洗成為基督徒。因阿輝家附近就是美好基督教會,美伶師母還特地請林明宏牧師一起關懷阿輝全家。

    分分合合  4個兒女

    今年71歲和67歲的阿昆伯和阿美嬤是阿輝的爸媽,3年前阿輝生病後,阿美嬤就到病房陪兒子,阿昆伯則在家裡照顧3個孫子。但沒多久,2014年11月,40歲的阿輝仍難敵病魔,與世長辭了。

    想起兒子過去種種,兩老就連聲哀嘆!阿輝以前做車燈模具,月入約3萬,但沒有責任感,下班後就泡網咖打電玩,不管一家大小。太太阿芬(化名)屢勸不聽,一氣之下,12年前離家出走,在外租屋。

    阿輝懇求太太復合,阿芬心軟答應,於是阿輝搬去跟她住,但惡習始終不改。十多年來夫婦分分合合,生了4個兒女,目前分別為17、10、9和4歲。阿輝把前面3個兒子全交給父母照顧,小女兒則由阿芬照顧。

    一年休一   每月幾千

    阿昆伯夫婦以賣水果維生,每天一大早阿昆伯就去批發水果,然後由阿美嬤接手販賣。因付不起租金,兩人在菜市場外圍擺攤,警察一來就得馬上撤離,否則被開罰單,一天的生意就白做了!

    但生意難做,尤其今年暴雨和颱風接二連三侵襲南台灣,7月尼莎和海棠更雙颱夾擊,更讓兩老叫苦連天!「暴雨打爛了許多水果,香蕉、芒果等價格居高不下。太貴的,沒人買;便宜的,利潤低。夏天高溫水果易壞,隔天價格就直直落。我一天擺攤10小時,只有大年初一才休息1天,但每月還是只有幾千元。」阿美嬤慨嘆地說。

    阿昆伯還有個小兒子,在梨山做水果搬運工,但收入低,自顧不暇。阿昆伯夫婦因經濟壓力沈重,常愁眉不展。阿輝走後,阿芬偕小孫女搬回婆家。由於每月保姆費就要1萬2千元,月薪不到2萬的阿芬,無力再分攤家用。一家7口生活本就非常拮据,再加上他們5年前拿房子向銀行抵押1百萬,每月還要還款1萬元借款。

    享受天倫  就是幸福

    美伶師母見狀,幫阿昆伯夫婦申請兒少補助,每月有7千8百元,但面對龐大的生活支出,仍只是杯水車薪。兩年半前,美伶師母再幫阿昆伯一家申請了1919食物包,減輕他們不少生活負擔。

    「美伶師母和慕琪老師真的幫助我們很多。3個孫子上陪讀班後,功課和品格都進步許多,1919食物包和救助金,也確實幫助我們度過困境。我每晚回家煮飯,食物包裡的麵條、白米、醬油、日用品都很有用。之前還拿過尿布和奶粉,很適合小孫女。」阿美嬤說。

    阿昆伯夫婦倆身體都不好,一個有心臟病,一個有氣喘。阿美嬤說:「我們雖然窮,但每當教會兄姊來探望,就感覺很溫暖。有時周日收攤後,帶著孫子在附近公園散步、盪鞦韆,享受天倫,就覺得很幸福了!」

    他們的3個孫子從小就參加豐盛1919陪讀班,主責老師慕琪說:「建威是家中老大,以前做事漫不經心,但自從爸爸生病後,變得成熟許多,還主動請我前去關心。上了高中後,為減輕家裡負擔,選擇半工半讀,真為他的改變感恩!」

    「雖然阿昆伯夫婦經濟不佳,但他們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也很疼愛孫子女。願上帝祝福他們的水果生意,並帶領這個家庭大大小小,一生滿有恩惠與慈愛!」美伶師母說。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老師 我鞋子破了

  • 飛 俠
  • 飛 俠
    上一篇
    下一篇

    花蓮美崙神召1919陪讀班

    今年升國二的恩樹(化名),是花蓮美崙神召1919國中陪讀班的學生,從小3參加國小陪讀班,至今已5年。太魯閣族的恩樹一家原在花蓮市租屋,小4時媽媽因病過世,爸爸傷心之餘,搬回萬榮鄉老家。平時爸爸出外打零工,就把恩樹3兄弟託養在親戚家。

    3家12口在一屋

    恩樹與兩個哥哥寄居的親戚家,住了3個家庭,有9個孩子,其中5個都在美崙神召1919國中陪讀班。這3個家庭彼此是親戚關係,因經濟不佳或單親,而選擇住在一起,彼此照顧,以減輕生活負擔。

    陪讀班老師邱美英師母說:「恩樹親戚家約30坪,床不夠,所以男生們全在客廳打地鋪。3個家長平日靠賣檳榔為生,輪流看店。因為大人小孩共12人,食指浩繁,經濟壓力很重。得靠申請兒少、低收入戶和各種補助,才能勉強度日!」

    亦師亦母陪伴我

    恩樹有輕度智能障礙,小學時讀啟智班。身材矮小的他,已經國二了,卻只有140公分。剛到陪讀班時,恩樹不寫功課,愛欺負同學。但自從媽媽走後,或許是寄人籬下,讓他常悶悶不樂,不發一語,美英師母只得花更多時間陪伴他。

    美英說:「恩樹很需要關心和讚美,我得常噓寒問暖、摸摸他的頭、拍拍他手,用各種方法來鼓勵他。」「老師,我鞋子破了!」讀小6時,一天恩樹穿著破鞋對美英說。於是下課後,英美立刻帶恩樹上街買鞋。美英本想送他一雙700元運動鞋,但恩樹最後貼心地挑了雙300元的。穿上美英送的藍色新鞋,恩樹笑得好燦爛。

    失去媽媽的恩樹,在美英身上,重新得著珍貴的母愛!從國小到國中,因為有美英的一路陪伴,恩樹變溫和了,功課進步了,升國中時已經轉到普通班。

    「陪讀班孩子們的家庭功能都不彰,感謝神,讓我與牧師有幸能參與他們的成長,從小塑造他們的品格。孩子們都很聽話,會主動幫忙。我們也常家訪,關懷家長,有時在他們家舉辦家庭聚會。家長們雖然經濟不佳,但也會感恩奉獻。像班上有對單親兄妹,靠媽媽在山上種菜、養雞、撿蝸牛養活一家。媽媽很感謝我們對兄妹的照顧,還常送菜來給我們呢!」

    再苦也要撐下去

    美崙神召會雖是間30多人的小教會,但黃再益、邱美英牧師夫婦非常積極發展兒童和青少年事工,目前設有國小和國中陪讀班。由於孩子們住得很分散,牧師夫婦一周有4天,必須分別開車和騎機車,接送孩子們上下課,非常辛苦!

    美崙國中陪讀班有14個青少年,除黃牧師,還有曾雅各和翁欣平老師。下午4點,黃牧師會開9人座車,先去接國小生來陪讀班。6點半送國小生回家後,再到國中孩子家接國中生到陪讀班。

    美英說:「國中陪讀晚上9點半下課,黃牧師得送孩子安全回家後,一天的工作才算圓滿。牧師身兼國小和國中陪讀班數學老師,勞心勞力,真的很辛苦,但如果不接送,有些孩子就會偷懶不來。由於太累了,我與牧師曾一度想放棄,但隨即想到陪伴孩子是神給我們的使命,所以再苦也要撐下去!」

    為辛苦園丁代禱

    美崙陪讀班的孩子幾乎都是單親、隔代家庭。家長們大多以除草、清掃墓園、打掃民宿等零工為生,經濟狀況都不佳。因此老師陪讀班下課前,都會供應孩子鍋貼、便當…,讓孩子吃飽再回家。

    每周六下午則有生命教育課程,分享聖經故事、專題等。結束後,就讓精力旺盛的孩子們打籃球,偶而也會帶他們到外面聚餐、逛街,讓孩子輕鬆一下。由於孩子都從國小陪讀班升上來,與牧師夫婦感情深厚。「國中陪讀班能讓國小升上來的學生,下課後仍有人關懷。國中班成立3年來,很受孩子與家長肯定,也贏得學校的掌聲,讓我們很得激勵。」美英師母說。

    但辛苦的園丁也需要關懷與支持,黃牧師說:「很感謝特力屋7月來陪讀班修繕桌椅、改善教室照明。目前陪讀班很缺老師,還需要一台教學用的筆記型電腦。除了在陪讀班當老師、接送孩子,我還要牧會,常感分身乏術,而我和師母都有血壓和血糖偏高的毛病,請大家為我們代禱!」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人生配鏡師 ㄧ 吳政遠 & 黃淑如

  • 張芷芸
  • 張芷芸
    上一篇
    下一篇

    眼鏡沒有對焦,就看不清楚;人生沒有對焦,就沒有方向!

    推開玻璃門,走進有25年歷史的「好視力眼鏡行」,恍如掉入時光隧道,瞬間回到充滿人情味的質樸小鎮。這是一間鄰里口碑相傳的眼鏡行,也是深坑區北深路一帶居民們疑難雜症的處理站。街坊鄰居遇到問題時總會說:「找眼鏡店的政遠和淑如就對了!」

    陪人讀經的眼鏡行

    深坑喜樂教會的吳政遠和黃淑如傳道夫婦,7年前加入1919服務中心的行列。每天中午,總有許多陪讀班的家長進到好視力眼鏡行。但吳政遠奉上的,不是一副副的新款眼鏡,而是一本本聖經。

    「透過陪家長們讀經,能與他們有更深的互動與溝通,讓他們心靈得安慰,還可以強化親子關係,提升家庭功能。」原來這裡供應的,不只是眼鏡,還有濃濃的愛與希望。

    政遠從小天資聰穎,家境優渥,可稱得上是天之驕子。「當時我們家是街上第一個買電視機的,直到國小3年級爸爸生意失敗,債主惡狠狠地上門討債,我才知道世界變了。」

    政遠開始自我放棄,在學校與角頭孩子一起組5人幫,翹課、抽煙、喝酒、吃檳榔、賭場圍事…,18般武藝樣樣皆通。直到遇見了淑如後,才進到教會,從此展開不一樣的人生。

    當王子公主不再幸福

    排行老三的淑如,上有兩個姊姊,下有兩個弟弟,在重男輕女的父母眼中,她總是那個排行中間被忽視的孩子。於是淑如養成堅毅的個性,從小就立志,一定要讓父母對她另眼相看。

    唸完醫用光學科後,她在眼鏡行工作,深得老闆賞識。25歲那年,便與朋友合夥在深坑開了好視力眼鏡行。「我努力賺錢,省吃儉用,每天只吃饅頭過日子,3個月就存了10多萬給爸媽,只為向他們證明我有多強。」淑如笑說。

    淑如與政遠婚後一起經營眼鏡行,歷經台灣眼鏡行的全盛時期,生意曾好到連開3家連鎖店,孩子也一個接一個地報到,但王子與公主卻不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學習看別人比自己強

    懷老三時,淑如和政遠的婚姻陷入僵局,一度不知如何走下去。直到2003年初,兩人一同上禱告山禱告,政遠被呼召當傳道人後,兩人才開始在信仰上積極追求,尋求彼此寬恕,慢慢恢復起初的愛。

    「我們相信一切都在神手中。生命的更新,讓我學習看別人比自己強。以前我總是武裝自己,覺得自己不能輸,給人幹練強悍的形象。直到經歷這次的更新後,我才深知,任何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淑如說。

    現在,政遠和淑如每天早上忙眼鏡行開店、中午和晚上查經或探訪、晚上帶陪讀班,周末還忙教會事工。即使這麼忙,淑如每天還要為陪讀班預備晚餐。孩子們感受到這份愛,總是吃得津津有味。「好好吃,裡面有淑如老師的愛心,我要吃光光。」

    淑如的3個孩子也跟著在陪讀班長大,與陪讀班的孩子們就像兄弟姊妹。大女兒深受父母影響,現在唸大學社工系,希望將來能服務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讓孩子有溫暖的家可回

    談起經營陪讀班的甘苦,淑如笑說:「每到學期末,我都累到不想再做。但一到開學前,想到孩子們沒地方去,就再繼續做下去了!」淑如說,她只要一想到孩子們,心裡就不捨。曾經面對陪讀班家長無理要求,她心力交瘁,一度想放棄,反倒是小兒子對淑如說:「媽,如果沒有陪讀班,那小毅、小祥怎麼辦?」連孩子都擔心朋友們沒地方可去,淑如說,她沒有退縮的理由!

    目前深坑喜樂1919陪讀班國小有10多位,國中有20多位。每晚,淑如陪國中孩子唸完書,都9點半了,但看到一些孩子家裡有狀況,有的家裡沒人、有的沒東西可吃,甚至有的沒錢繳電費,家裡一片漆黑…,兩年前,淑如決定開始做「團體家園」,讓一些家裡有狀況的孩子,能暫時有個溫暖的家可回。當然,政遠和淑如也就變成他們的臨時爸媽,在忙完陪讀班後,繼續在家園中陪伴他們。也因著政遠和淑如的付出,一些長大的孩子即使到外地唸書或工作,仍不時會回來這個溫暖的「家」來探望他們。

    政遠和淑如不只讓來這裡配眼鏡的人看得更清晰、更舒適,他們更像是人生配鏡師,幫助許多人的生命得以重新對焦和調整,找到前面的方向!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藝起發光 讓愛閃耀

  • 台灣藝起發光促進協會
  • 李淑美
    上一篇
    下一篇

    10月24日,救助協會位在八里的倉庫,突然「星光閃耀」!原來由台灣藝起發光促進協會所號召的43位演藝人員,特地前來擔任1919食物銀行的包米志工。短短兩小時不到,就包了4188公斤。這次是藝起發光繼9月18日送食物包到案家、10月1日捐贈物資後,第3次參與1919食物銀行的活動。理事長宋逸民說:「平常藝人們都各忙各的,沒想到今天有這麼多人一起來關心弱勢家庭,這應該是藝起發光做公益人數最多的一次吧!」

    哪裡需要人  立時就補上

    早上9點多,遊覽車將志工們送到八里倉庫的山路入口。由於山路狹窄,志工們只能徒步走上位於山坡的倉庫。在聽完解說、一起禱告後,志工們很快就坐上生產線,各自找到適合自己的包米方式。

    雖然大家並不是經常在一起,但包起米來,十分有默契。從搬米、拆封、分裝、秤重、封裝到堆疊,哪裡需要人,立時就有人補上;看到掉在地上的米粒,馬上就有人拿著掃帚過來,合作無間,笑語不斷。

    汗流得愈多  愈感同身受

    此次來的志工有親子檔、夫妻檔、情侶檔,還有兄弟檔。宋達民與挺著大肚子的洪百榕帶著女兒寶妹一起來。宋達民表示,看到平常晚睡晚起的藝人,可以為當包米志工起早,覺得好溫暖。

    主播岑永康與太太張珮珊一早就開車前來,忙到汗流浹背的他表示,以前跑社會新聞時也經常採訪弱勢家庭,深深感受到食物包對長貧家庭的幫助,有時甚至大過金錢的濟助。「包米與其他公益活動最大不同是流更多的汗,然而流的汗愈多,就愈能對弱勢家庭感同身受。知道每一包米都會送往一個需要的家庭時,再累都值得。」

    親送食物包  謝謝來看我

    此次包米並不是藝起發光第一次參與1919食物銀行的活動。早在9月18日,理事長宋逸民、太太陳維齡夫婦,及秘書長洪敬堯、太太邱曉楓夫婦等人,就曾先到桃園利河伯1919服務中心探訪案家。他們分別是獨力撫養多重身心障礙兒子的單親媽媽小慧(化名),及癱瘓在床十餘年的阿雅(化名)。

    小慧的獨子小銘(化名)今年20歲,因染色體異常,有智能、語言表達、認知等多重障礙,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小銘還很小的時候,小慧就離婚了。為照顧小銘,小慧幾乎無法外出工作,只能靠低收入戶補助與殘障補助過活。小銘自從啟智學校畢業後,完全離不開媽媽,小慧只要出門就要帶著他。長期帶著大包小包出門的結果,造成才50歲出頭的小慧嚴重膝蓋退化。



    看到宋逸民和洪敬堯帶著食物包來到家中,小慧母子倆開心地笑了,尤其小銘更興奮地一直搖晃身子。小慧不斷地說著:「太感謝了,沒想到你們竟然會來看我們!」

    愛常常喜樂  堅持不放棄

    阿雅(化名)原本是位有證照的美容師,22歲時因鼻竇炎手術失敗,引發腦膜炎,導致四肢癱瘓,已臥床18年。阿雅76歲的父親原本住在安養院,但在跌倒受傷後,只能回家。71歲的母親每晚睡在阿雅與老伴中間的沙發椅上,隨時要起床照顧兩個病人,十分辛苦。

    阿雅和父母主要靠身心障礙補助與老人津貼,每月1萬多元維持生計,十分拮据。因此一份食物包,有米、麵、油、罐頭,及生活清潔用品,著實減輕了他們不少生活壓力。

    阿雅看到洪敬堯和洪榮良兩兄弟好興奮,因為她和媽媽都是洪一峰的歌迷。於是洪敬堯當場為阿雅一家獻唱爸爸洪一峰在病床上所寫的台語詩歌《愛常常喜樂》。盼望藉著這首歌,能將喜樂留在這個家,鼓勵他們雖在苦難環境中,仍不放棄希望。

    少一點暴力  多一點愛

    經過此次的探訪,宋逸民與洪敬堯感受很深,當時便決定鼓勵更多藝人一起參加1919食物銀行的服務,讓更多弱勢家庭知道,他們沒有被遺忘,還有很多人顧念著他們。除了探訪與包米,藝起發光、救助協會及遠東百貨桃園店,還於10月1日聯手舉辦「無遠弗屆藝起來─集食行善」公益記者會,捐贈物資給1919食物銀行與桃園市安家實物銀行。

    洪敬堯表示,藝能界是很有愛心的,一旦提供合適管道,就會有更多人熱心投入。宋逸民也說,一次次公益行動的累積,會讓人產生共識,形成習慣。「衷心盼望藝起發光所發出的小小光芒,能帶動更大的正向能量,產生更大的影響力,讓行動變成運動,讓這個社會少一點暴力,多一點愛!」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時間寵愛 分享幸福

  • 雲山國際
  • 黃莉雯
    上一篇
    下一篇

    「時間寵愛」是由雲山國際生技公司所創立的知名醫美術後保養品牌。該公司已成立8年,過去3年,每逢5月社慶時,公司就會舉行公益活動。今年,時間寵愛執行長廖妍羚特別以公司9月份網路銷售營業額為目標,個人再捐出同等金額,總共101萬,支持1919陪讀計畫。

    選擇1919  堅持陪伴

    長期秉持「給人釣竿」公益理念的廖妍羚說:「選擇1919陪讀計畫做為支持對象,是上網搜尋發現,1919陪讀計畫長期陪伴弱勢孩童們成長,而且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持續給予品格、課業、人際和運動才能上的幫助,十分符合我所堅持的陪伴精神!」

    從事醫美產品事業的廖妍羚,氣質出眾,保養得宜,30出頭正是衝刺事業時機,卻已是2個孩子的母親。2009年,她和從事醫美的醫師先生及幾位夥伴,看到醫美手術日漸盛行,但協助術後舒緩和低敏的產品卻不多。因此看準時機,創立了「時間寵愛」品牌。因產品多樣、品質用心,因此在眾多醫美商品中頗受肯定與好評。

    自小在教會環境長大的廖妍羚,深受教會文化薰陶,從學生時期就跟著教會參與許多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動。至今還參與防盲基金會訓練導盲犬,及擔任國中生輔導室志工等。

    一個道歉  終生助人

    「其實我之所以體會到助人的價值,是因為一件道歉事件。當時我只是一名國一生,教會輔導姊姊因為忘了和我的一個約定,所以事後特地來跟我說『對不起』,而且還寫了一張卡片送我。其實我早就忘記約定的內容了,但她的道歉,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為什麼一個道歉,會讓她如此難忘?她說:「這位輔導比我年長、資深,卻把年紀尚幼的我看成一個獨立個體,給予相對尊重,提升了我的自我價值和存在感。」因為那份被愛、被尊重的實在感,讓廖妍羚心中暗暗決定,未來一定也要讓更多人一起感受。所以升上高中後,就參與校園團契舉行的飛颺營,到南投陪伴921的受災孩子們。

    「那年是921事件發生的隔年,我們主要陪伴小6升國1的孩子。5天的營會,我們吃睡都在一起。白天他們和一般孩子沒什麼兩樣,但到了晚上,他們睡到一半,就會哭醒,那是我第一次陪伴有創傷症候群的孩子,至今難忘。」



    分享幸運  陪伴最難 

    除了個人的愛心行動外,雲山國際生技公司也鼓勵全公司關懷社會弱勢。每年5月中旬社慶時,公司會挑選一個公益團體,鼓勵員工一起當志工。例如,陪伴目睹兒動物園一日遊、關心文山關愛之家的移工黑戶寶寶、探訪宜蘭竹林安養院等。

    在公司負責電商企劃的陳儀樺說:「我連續3年都有參加社慶的公益活動,覺得能付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感覺很溫暖,很有價值。像去年我們到安養院陪伴老人家,特別幫長輩們敷上公司自家生產的面膜。看到皮膚保溼又光滑,長輩們都好喜歡,覺得自己變漂亮了,笑得好開心!」

    廖妍羚說:「自己的幸運是用來分享的,幫助人不是等到很有能力時才幫,而是能幫時,就要伸出援手。」在她的觀察中,幫助人的方式很多,但「陪伴」卻是最難的,其中尤以陪伴青少年的難度最高。

    愛的釣竿  釣起大魚

    「只要有陪伴,就一定會產生影響,但要做,就要趁早。等到國、高中才想到,恐怕已經來不及了!」她分享曾在教會看到一個年紀和她相仿的女生,因家人疏於陪伴,國中就開始吸毒。後來等到家人想管時,已經管不動了。「前陣子我聽說,她現在靠媽媽的老人年金過活,我心想,如果當時好的陪伴資源能更早介入,可能就不會是現在這樣了。」

    「所以我很認同1919陪讀計畫的陪伴力量,只要有愛的陪伴,孩子們就能找到自我的價值,對未來有信心。這就像給他們一支充滿正能量的無形釣竿,只要一竿在手,未來他們就有釣起大魚的機會!」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櫃買家族攜手相挺 送愛1919食物銀行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11月3日,救助協會的超人氣吉祥物i99一身1919食物銀行蜜蜂勁裝,來到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簡稱「櫃買」),參加櫃買與11家上櫃、興櫃公司一起舉行的「櫃買家族攜手挺公益・送愛1919食物銀行」捐贈活動。今年也是櫃買家族連續第3年透過捐贈現金與物資,支持1919食物銀行。捐助內容包括1,005,800元現金、4,650公斤白米及其他愛心物資。

    櫃買體貼  實在感心

    櫃買總經理蘇郁卿表示,台灣看似人人不愁吃穿,但其實仍有26萬個家庭,因條件不符無法申請中低收補助,導致經濟陷入困境。為了讓社會多一點溫暖,5年前櫃買中心便積極響應1919食物銀行,出錢也出力。她說:「今年捐的米,有一批是櫃買的同事親自至宜蘭三星插秧收成的有機米,希望弱勢家庭朋友們能吃得飽足又安心。」櫃買中心的體貼與溫暖,實在揪感心!

    新麥企業謝順和董事長表示,平時忙於經營業務,較難主動關懷經濟辛苦的朋友。1919食物銀行提供了一個平台,讓企業能幫助這些朋友,並善盡社會責任,很有意義,希望未來能持續參與。

    廣錠科技公司的廖良彬董事長指出,他在南投鄉下長大,父親當公務員,雖有食物配給,但仍不敷6個小孩三餐的花費。幸好街上雜貨店的老闆,願意讓他們賒帳,讓他至今難忘。廖董事長說:「因幼時受惠於社會的幫助,現在廣錠也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為企業精神,未來我們也會更努力!」

    1919陪伴  走過風暴

    曾是1919食物銀行受助戶,也曾是蘆洲1919實體食物銀行助理店員的邱太太,特別在會中分享1919食物銀行對她們一家的幫助。邱太太是典型的弱勢邊緣戶,老公5年前中風倒下,當時4個孩子都在求學,獨自面對沉重的壓力,讓她一度走不下去。公公名下的田產,成了她申請低收入補助的障礙。她表示,幸好有蘆洲1919服務中心邱大信主任的陪伴,並為她申請1919急難救助金與食物包,她們一家才能順利走過風暴。

    如今邱先生持續復健,兩兒子當職業軍人,生活已經改善。本來在蘆洲實體食物銀行工作的她,去年因罹患淋巴腺癌,必須辭去工作,專心治療。現在經化療後,恢復良好。邱太太指出,她希望能盡快恢復健康,好專心陪伴更多經濟弱勢的朋友。她說:「在急難中若有人陪伴,就不至於亂了手腳,也才有力量走出生命的低谷。」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家樂福反食物浪費 食物募集幸福傳愛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調查,台灣一年浪費的過期食品約有3萬6千公噸左右。許多蔬果、肉品、海鮮,因超過有效期限,就被當廢棄品丟棄。為呼籲反食物浪費,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於10月12日,假台北內湖店舉行「2017反食物浪費週」記者會。除了呼籲大眾愛惜食物,也發起「食物募集・幸福傳愛」活動,推出多種買1送1商品,讓民眾於賣場選購後,將多的那一份捐出來,幫助弱勢家庭。

    結合上下游廠商  組成續食供應鏈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吳柏毅指出,今年家樂福特別與社會企業合作,推出「醜果雪酪」。

    這些全由瑕疵或造型不佳的水果製成,每賣出一支,就可減少浪費48克的水果,有香蕉鮮奶、火龍果與鳳梨3種口味。吳執行長表示,未來家樂福將結合上下游廠商,一起加入「反食物浪費」活動,組成續食供應鏈,目標是要讓台灣100萬名弱勢群眾得以溫飽。

    除了能吃到美味的醜果雪酪,家樂福還與台北市臻佶祥社會服務協會合作,開了全台第一家惜食餐廳「書屋花甲」。食材全來自無法販售,但仍可食用的蔬果與肉品。有需要的民眾只要花20元,便能飽餐一頓。餐廳外還設有一座「食享冰箱」,民眾可自行拿取其中的麵包、蔬果,不須核對身分。

    募集食物不浪費  幸福傳愛最快樂

    「書屋花甲」及「食享冰箱」都是食物銀行的概念,將可食用的物資,有效分配給需要的人。家樂福熟悉上游食材來源,懂得銷售,而如何分配惜食,則是食物銀行的強項。台灣食物銀行聯合會秘書長陳玠甫指出,今年中部有48萬公斤的外銷冷凍台灣鯛滯銷,漁業署買下這批魚,委託聯合會會員協助發送。透過食物銀行機制,已將20萬公斤的鯛分享給有需要的民眾。陳秘書長表示:「食物銀行最大的挑戰是缺乏人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一起投入反食物浪費的行動。」

    記者會後,1919食物銀行蘆洲實體食物銀行主任邱大信傳道,也帶領1919志工在內湖店內發傳單,一起為「食物募集・幸福傳愛」盡一份力。現場不斷看到民眾結完帳後,走向花車捐出飲料、面紙、麵條和奶粉。各個捐贈者臉上都掛滿笑容,印證了助人是快樂的!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青春 為愛而唱

    張芷芸
    上一篇
    下一篇

    10月1日在新竹東門城,有一場「1919為愛而唱」的音樂會。從上午11點到晚上8點,一群穿著1919志工背心的高中生,用演奏與歌聲感動了許多現場觀眾的心。讓音樂不只撫慰人心,也呼籲更多人一起關心1919陪讀計畫。

    為愛發聲學習付出

    這場演唱會由新竹浸信會主辦,除了有關西、新竹、義民等高中職的熱音社和吉他社學生現場演出外,也邀請職業樂手擔任表演嘉賓。許多參與演出的高中生都是第一次上台,即使有些生澀,但仍鼓起勇氣表演,贏得不少掌聲。

    主辦人江志剛今年才29歲,工作之餘也在新竹一些高中職的社團教授音樂。他說:「新竹新人1919陪讀班長期陪伴許多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成長,看到牧師孜孜不倦地陪伴這些孩子們,讓我很感動。我父親在我高二時過世,後來我搬去和外公外婆住。很幸運在我成長過程中,能有音樂陪伴我。所以特地規劃了這次的音樂會,希望透過公開演出,不僅讓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們有發揮恩賜的機會,也帶領他們能學習付出,用愛回饋社會。」

    公益不難做就對了

    演唱會中播放了由林俊傑代言的「午安・加油」1919陪讀計畫宣傳短片,感動了許多人。江志剛也分享自2004年1919陪讀計畫開辦以來,14年來已資助超過3.6萬人次弱勢家庭孩子。因著陪讀班的陪伴,讓許多孩子放學後有地方可去,還有人陪做功課,接受品格教育、才藝訓練,並有晚餐可吃。因此他呼籲現場聽眾踴躍捐款,總計當天募得7,325元,全數捐給1919陪讀計畫。

    演唱進行中,一位高中女孩害羞地來到攤位前詢問:「我也能支持1919陪讀計畫嗎?」於是拿出了500元投入捐款箱。對女孩來說,這筆錢可能是她存很久的零用錢,但她卻選擇支持更需要的孩子。原來做公益沒那麼難,即使是高中生,也有機會付出。誰說時下年輕人只追求小確幸?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TRAVELER旅行者 4度包米傳愛

  • 簡伯駿
  • 簡伯駿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30日,知名休閒服飾品牌公司TRAVELER旅行者來了39名員工,現身1919食物銀行八里倉庫,進行連續第4年包米志工活動。TRAVELER創辦人兼總經理彭民雄,還代表旅行者捐贈10萬元現金,給1919食物銀行採購物資。他說:「我常鼓勵員工,埋頭努力打拼之餘,偶爾也需抬起頭,關心別人的需求。謝謝救助協會讓我們有機會來為弱勢朋友付出一點心力!」

    1小時包3540公斤米

    包米需細心與耐心,因每包米標準重量為3公斤,秤重時若發現太輕或過重,得用米鏟慢慢微調;包米還要力氣,各界捐贈的米一袋為30公斤,需要2名男丁合力,才能扛到拆封區。

    但第4度來包米的TRAVELER顯然有備而來,在手巧心細的女性員工把關下,每包米的「體重」都很標準;也有專門理貨、搬貨的倉儲大哥,1人便輕易抬起30公斤的米。結果只花了1小時,TRAVELER就包了1180包總重3540公斤的米,效率驚人!

    愛心企業與公益典範

    秤米區有位女性員工特別顯眼,其他同事都坐板凳秤米,但她坐的卻是輪椅。她是陳可欣,今年第一次來包米。可欣以前是TRAVELER的門市店長,4年前小腦萎縮症發作,身體因失去平衡無法在第一線服務客人,而離開TRAVELER。

    失去了健康與工作的可欣勇敢地面對這些打擊,她的丈夫梁立德說:「太太一向正面樂觀,除了很快接受事實,也在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擔任志工,積極協助、陪伴其他病友走過低潮。」梁立德就是在協會擔任志工,才認識可欣,進而相戀,並於去年步入紅毯。

    可欣雖離開TRAVELER,但仍不忘透過FB與老同事聯絡感情,因此今年被彭民雄找回來,擔任TRAVELER網路行銷一職,透過臉書與客人搏感情。可欣笑說:「以前我很擅長與人面對面交流,依目前的身體狀況,只能透過臉書做這項工作。而現在最大的挑戰,是很多功能我還得花時間研究才能上手。」

    TRAVELER對外積極參與公益,對內也不忘照顧員工,在善盡社會責任方面,可謂內外兼修,實在是愛心企業的最佳典範!
    上一篇
    下一篇
    Share

    2017年12月號
    本期目錄
    ×
    2017年12月號

    封面故事


    即時的幫助 一生的感謝
    浴火重生 焚而不毀
    山窮水盡 峰迴路轉
    勇者無懼

    理事長的話


    愛 永不止息

    1919食物銀行


    簡單的幸福

    1919陪讀計畫


    老師 我鞋子破了

    美麗人生


    人生配鏡師 ㄧ 吳政遠 & 黃淑如

    愛心花園


    藝起發光 讓愛閃耀

    企業公益


    時間寵愛 分享幸福

    THE UPDATE


    櫃買家族攜手相挺 送愛1919食物銀行
    家樂福反食物浪費 食物募集幸福傳愛
    青春 為愛而唱
    TRAVELER旅行者 4度包米傳愛
    Previous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