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溫柔有力的愛
張芷芸、張慧蘋
張慧蘋是汐止傳愛1919 陪讀班(台北高榮教會)的老師,有著一雙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笑容燦爛融化人心。20 年來,她陪伴了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也見證他們如何走出困境,重拾希望。
每天趕3 點半 成為最大噩夢
慧蘋是苗栗泰安鄉泰雅族,有著族人特有的漂亮五官和動人歌聲。與先生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擁有百萬名車與房產。「那時我們經營電子材料,並擴展到各大夜市和賣場,尖峰時期有超過十家店。」她回憶著。
而衝太快的人生,有時也會運轉過熱,一不小心就失控。「當時我們太年輕了,擴展太快,財務無法支撐,結果每天趕銀行3 點半,成了我最大的噩夢。」
2003 年,她和先生搬到汐止,試圖重新振作,但此時事業已岌岌可危。「我是牧師的女兒,但我嫁了一個非基督徒,長期沒有參加教會生活。遇到困境時,才想到要回頭找上帝。」
「有次主日,我在汐止街上騎車,沒想到竟迷了路。抬頭一看,發現二樓的高榮教會,就進去聚會。但教會好小,只有第一排有空位,我很尷尬地被領到第一排坐下。那天,我從頭哭到尾,結束後就趕緊離開。」
就這樣,有段時間,慧蘋每次去教會,就一直哭。「我不敢讓人看到內心,因為我不知如何向上帝或對人訴說,只能一直哭。因為我出生於牧師家庭,卻沒活出見證,很自卑,很慚愧。」慧蘋說。
沒想到除了吃飽 還能領到薪水
2005 年,高榮教會的林牧師與同工一起參加救助協會舉行的志工管理人培訓,了解到1919 陪讀計畫後,深受感動。剛好當時有培訓老師在附近國小當志工媽媽,提到有弱勢家庭的孩子,爸媽因經濟困難在家燒炭自殺,甚至也有在計程車內自殺的。於是教會就從3 個老師和10 個孩子開始,成立了陪讀班。
慧蘋和先生的事業當時面臨倒閉,欠下大筆債務,先生甚至還為躲債而一度離開。而慧蘋正懷著老二,帶著幼稚園的大女兒,也沒有工作。於是身為小組長,每週陪慧蘋禱告的郁婷老師,主動邀她帶孩子來陪讀班,同時擔任老師,陪伴其他需要照顧的孩子。
慧蘋記得當時問:「我到陪讀班能做什麼呢?」郁婷老師回答:「妳可以帶孩子來吃飯呀!」現在回想起來,仍紅了眼眶。因為當時慧蘋連下一餐在哪都不知道。「有飯吃,是多麼重要的事呀!我一個人帶著孩子,每天只要一睜眼,就有債主找上門,連想好好睡一覺都是奢求。」慧蘋說。
於是,陪讀班成了慧蘋的「逃城」!她開始每天帶孩子來陪讀班當老師,「我每天一早就到教會,幫忙整理環境和倒垃圾。只有我一個人時,就跪在十字架前禱告。我每天以淚洗面,因為不知下一步怎麼走。也怕人討債,心裡有很多的過不去。」但林牧師對慧蘋說:「不要怕,有什麼事,我來擋!」
來到陪讀班後,慧蘋和孩子不再為吃煩惱,有多餘的物資,也能帶回家。「記得第一次領到1 萬出頭的薪資時,我好驚喜,沒想到除了吃飽,竟還能領到薪水!」慧蘋感動不已。
後來慧蘋的先生回來,和她一起扛起家,也一起陪伴4 個孩子長大。「但我永遠記得,在最困難的時候,我曾領過1919 急難救助金與食物包。那種溫暖,永遠也忘不了。」慧蘋說。
來吃飯很重要 感謝後勤補給站
高榮教會有150 坪的空間,桌椅和隔間可彈性移動,多元運用。教會號稱「百人」,大人約40 人,但青少年和孩子卻高達60 人,在當前少子化的社會實屬少見。
從2005 年創立至今,每天供應孩子們的晚餐,是陪讀班不變的堅持。「『來吃飯』很重要,孩子吃飽了,才能安心學習。」老師和教會志工們會輪流準備飯菜,每天光晚餐就要煮至少40 人份,每月的食材費很可觀。還好有1919 陪讀計畫固定補助經費,還有食物銀行提供惜食。「救助協會對我們而言,就像是後勤補給站,而這份補給,今年就滿20 年了。」慧蘋說。
汐止地區有許多弱勢家庭,而陪讀班的孩子幾乎都來自低( 中低) 收家庭。因此,陪讀班老師和學校合作,建立了一個陪伴的網絡。慧蘋說:「我們三方聯手來陪伴孩子,所以常被邀至學校,和老師、社工開個案會議。」
小五的阿勇(化名)患有亞斯伯格症,在家被爸爸家暴,媽媽很早就離家了。患有嚴重情緒障礙的他,還不時大便失禁。前年養大他的阿嬤過世了,現在由年輕的姑姑當監護人。慧蘋說:「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穩定孩子的情緒,讓他在陪讀班能開心,也讓姑姑能安心去餐廳打工,這是最基本的陪伴。」
有人重新開始 有人如火花消逝
由於陪讀班的孩子來自各種家庭背景,有時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但20 年下來,一些曾經耍狠的孩子,如今都已上大學了,有的還常回來,成為陪讀班最得力的助手。
慧蘋說:「曾有一個很難搞的孩子,在外到處惹事生非。有一次,我因孩子生病住院,他找不到我,竟立馬帶了一群小弟衝到醫院,嚇壞很多人。」他像個講義氣的大哥直嚷著:「老師,我趕過來看看妳有什麼需要?」讓慧蘋啼笑皆非,卻也感動不已。
小秀和小娟(皆化名)兩姊妹,從小沒父母,由姑姑扶養,但因姑姑年紀大,家境也不好,姊妹倆從高中開始就需打工賺錢。小娟原本不愛唸書,常和許多愛玩的混混在一起,姊姊小秀後來因交男友,夜遊車禍過世。
很難想像,同樣是陪讀班的孩子,短短的生命,有人在這裡重新開始,有人卻如火花般短暫消逝。當時,陪讀班還有一個小六男孩,癌症過世。陪讀班老師就為小秀與他一起在教會舉辦告別式,感動了許多人。妹妹小娟因此也深受感動,從小太妹轉而走上正道。如今26 歲的她,已是7-11 區經理,去年更靠著自己的努力,獨立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每年慧蘋老師生日時,她也總會出現,還不忘帶上一杯老師最愛的咖啡。
26 歲的阿弟(化名),由單親媽媽扶養。過去是被很多人嫌坐不住、成不了氣候的問題孩子,但如今卻是知名餐廳主廚。即使工作再累,許多同期夥伴耐不住離職,過去高傲又不愛唸書的他,竟一次次撐過,熬成大廚。甚至還常主動回陪讀班,煮大餐給學弟妹吃。「看到他在廚房謙卑地服務大家,我的感動難以言喻。」慧蘋說。
心痛 就陪他們一起哭吧
慧蘋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我通常都是最後一個關門的人,總希望能和他們多談一點,多陪一點。」很多孩子的爸媽都很感謝慧蘋與老師們的付出,讓孩子生命改變。有陣子,陪讀班常收到一盒盒新鮮的雞蛋,後來才知道是一個在自助餐店上班的單親媽媽,自掏腰包為孩子們加菜。
慧蘋說:「我們很能等,對青少年,建立關係並等待他們長大,是很重要的。」她也常接待有狀況的孩子住到家裡,有一次她帶了一個唸小四的女孩小米(化名)回家,一住就超過半年。」她的大女兒是第一屆陪讀班的孩子,當時也唸小四的她,就曾忍不住抱怨:「妳都把愛分給別人了!」
而慧蘋會溫柔地回應她:「因為上帝也是這樣無條件地愛我們,當時我們來這裡時,如果沒有這雙手拉住我們,我們不可能有現在的生活。現在這個同學有需要,我們只是給她一個可安歇的床,為什麼不做呢?」這時女兒才知媽媽曾經多煎熬,後來還主動幫小米洗長髮呢。
如今,慧蘋大女兒已大學設計系畢業,為教會設計了許多文宣海報。她還是一名優秀的音樂老師,目前在教會擔任司琴和青少年輔導。以前女兒常和別人說:「我以後一定不要像我媽這樣!」沒想到她如今不只傳承了媽媽,走在服事和恩典的路上,還越做越喜樂。今年5 月才剛結婚的她笑著說:「我越來越像我媽了!」
慧蘋自認是行動派兼樂觀派,她常說:「所有的路都不會白走!」她也確信,上帝之所以把她擺在這個位置上,「是因為我很能感同身受,就像當年我很怕和別人提起傷痛,所以我很能理解,為何去個案家訪時,很多人都難以敞開。我們不該去貼標籤或評論,而該為人保留,要透過長期陪伴來建立關係。這是生命的工作,無法單論價值與否。若感同身受、心痛,就陪他們一起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