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4 年4 月16 日止,0403 花蓮地震總計已造成全台16 人死亡、1,145 人受傷、3 人失聯。基督教救助協會於7 日結束第一階段緊急救助工作、撤離二處避難處所救助站後,隨即進入災後重建階段。目前正積極調查災區需求、募集調度資源,並已於4 月17 日展開6項災後重建計畫,包括:重災戶家具補助、原鄉部落水塔或電視重置補助、急難救助金補助、受災戶食物包救助、心靈關懷/ 志工訓練,及受災服務據點修繕等計畫。
一家3 口住收容中心 就近找1919 協助
阿香姨家鄰近嚴重受損的統帥大樓,家中牆壁多處嚴重龜裂,與先生住進中華國小的收容中心。她今年62 歲,大兒子患有重度自閉症,生活無法自理。先生在幾年前車禍後,左腳裝上義肢,行動不便。平常一家人靠他打零工一個月約3 萬元維持生活。現場社工關心後,立刻幫阿香姨轉介1919 服務中心,做進一步的資助。
救助協會花蓮地區辦事處陳芳瑜主任表示:「除了房屋倒塌的居民外,花蓮還有許多人跟阿香姨一樣屋損的人。協會備有急難救助金、緊急食物包等相關資源,有需要的民眾都可就近到附近的1919 服務中心尋求協助。」
30 餘年書房全毀 就像失去一個孩子
位於花蓮市軒轅路的天王星大樓,鄰近東大門夜市。挺過了2018 年的0206 花蓮大地震,在這次地震卻塌陷傾斜,目前已拆除。位於該棟大樓一樓的「嗎哪書局」,是花東地區僅有的3 間基督教福音書房之一。 看到大樓被拆除,老闆劉明足女士不禁哽咽:「從我年輕到現在,所有歲月都投入經營這家書房。30 幾年的心血與回憶都在裡面,現在一夕之間全部沒了,感覺就像失去一個孩子。」
在毫無頭緒下,劉女士來到救助協會位於中華國小的服務站求助。陳芳瑜表示:「在了解後,我們立刻幫她轉介附近1919 服務中心關懷,也替她申請急難救助金與食物包等相關資源,希望能陪伴她渡過難關。」
秀林震後大停水 急送200 桶至姬望
花蓮秀林鄉富世村在地震發生後便停水,前兩天雖有自來水公司以水車送水,但僅能使用於洗滌、盥洗。因此,救助協會在5 日準備了飲用水200 桶(每桶20 公升),提供給3 間1919 服務中心附近共600 戶使用,包括:太魯閣1919 服務中心(太魯閣長老教會)、砂卡礑1919 服務中心(砂卡礑教會),及姬望1919 服務中心(姬望教會)。
當水一送到教會門口,就看到很多村民在排隊等候。姬望教會的志工林春香說:「我們最缺乏的是飲用水,不但煮東西困難,要幫孩子泡奶時,就只能到便利商店買礦泉水。我們全村有600 多戶,只有一家便利超商,所以即使去也不一定買得到水。有了這批水,可以暫時解決生活上的不便,謝謝你們。」
關心部落長輩 重置水塔與電視
花蓮原鄉部落許多家戶水塔或電視毀損,導致用水告急,也失去吸收最新資訊的管道,其中以秀林鄉受害最重。救助協會透過當地1919 服務中心深入了解需求後,決定為部落受災戶( 家中需有55 歲以上的長輩) 進行水塔或電視重置補助( 兩者擇一)。
截至4 月16 日,共收到37 座水塔與55 台電視的申請。由於花蓮災後重建已陸續開展,許多建材極缺,而水塔的調度尤其困難。幸好在根基營造的協助下,救助協會順利調到第一批24 座水塔,於13 日與50 台電視一同送至救助協會花蓮倉庫,並陸續送至部落。
聯手國際救援機構 救助關懷災民
國際非營利組織Operation Blessing(簡稱OB),之前曾與救助協會一起參與日本石川地震的救援。其菲律賓分部的工作人員於6日即來到救助協會花蓮辦事處。除了解協會的救災工作與後續需求,也於7 日與救助協會前往秀林鄉,了解當地受災戶的需要。在討論與關懷後,OB 與救助協會共同擬定了以下的方案:
(1) 針對經濟較辛苦的350 戶家庭,進行一次性的物資發放,包含白米、罐頭、泡麵、鋁箔包保久乳、礦泉水、乾糧( 餅乾)、咖啡包、沖泡飲等。
(2) 認領37 座水塔中9 座的款項。
秀林鄉共有3 間1919 服務中心與4 間教會,一同與OB 協力關懷受災居民,包括陶樸閣1919 服務中心(陶樸閣教會)、太魯閣1919服務中心(太魯閣教會)、砂卡礑1919 服務中心(砂卡礑教會)、姬望紀念教會,與谷牧紀念教會、波拉旦教會,及秀林教會。
姬望紀念教會呂玉美牧師表示,留在部落的人都還好,只有一些水塔與家電毀損。但對那些在太魯閣景點工作的,影響就大了。17 歲的黃同學,在前往酒店實習途中,遭巨石壓傷雙腿骨折,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治療。另外1 位56 歲的黃女士,在砂卡礑步道砸傷頭部。呂牧師特別去醫院探望,鼓勵安慰他們的家人。
大山1919 服務中心( 大山長老教會) 的余政強傳道,同時也是長老教會太魯閣宗會教社部部長,在統籌太魯閣地區教會的重建工作時,發現一些居民就業的太魯閣晶英酒店和山月村,因災損嚴重而停業,使得他們的基本生活如土石流般崩裂,後續急需協助。
清潔員困九曲洞 3 天2 夜自救救人
花蓮秀林鄉這次受災嚴重,陳芳瑜12 日送泡麵與水等至崇德村谷牧紀念教會,經邱美珠牧師轉介,得知村民潘淑華在地震時,曾受困九曲洞3 天2 夜後才獲救。
淑華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清潔員,地震發生時剛好騎車至工作點附近,在山崩地裂前及時進入前方隧道避難。淑華與其他觀光客一起被困在隧道內,幸好該處有她的工具間,內有冰箱、卡式瓦斯爐。在這期間,她除了為大家打氣,也為傷者做簡易包紮,並為大家煮食。到了第3 天,終於等到救難隊,將大家帶到流芳橋,再搭車前往安全地點。
持續整合資源 幫助災民重新再起
但回家後的挑戰卻接踵而來,美珠牧師表示:「淑華20 多年前離婚,單身的她就靠這份工作,照顧67 歲糖尿病嚴重的哥哥,還有去年車禍受傷的妹妹。現在因地震失去了工作,一家三口的未來堪慮。」
17 日,救助協會服務管理組主任梁佳宏與陳芳瑜,一同前往探訪淑華,並致贈2 萬4 千元的救助金。芳瑜說:「美珠牧師以前是利華1919 服務中心的牧師,與我們合作多年,也熟悉救助協會的各項救助方案。未來不論是1919急難救助金或食物包,只要有需要,我們都會為淑華申請,希望能幫她重新站起。」
重建是一條比救災更艱辛的路程!未來幾個月,救助協會將持續整合資源,提供受災戶最需要的支持。懇請社會大眾也一起捐款支持【1919 食物銀行-0403 震災救助】,陪伴受災民眾走過急難,重建家園。民眾如有急難救助需求,歡迎就近到附近的1919 服務中心尋求協助,或聯絡救助協會(02-8660-9995,support@ccr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