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救援行動-328緬甸震災
2025.04.03
0402救助[多一個人,多一份力]
328緬甸震災進入第5天,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已過,軍政府公布最新死亡人數已超過3000人。但死者已矣,生者如斯。對無數災民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盡快恢復日常生活,重建家園。只是,災區連維持最基本生活的食物與水都缺乏!
因此,救助協會在奈比多的3個1919服務站,這幾天的工作重點,除了持續開放安置中心收容災民外,就是招募志工,提供災民熱食、水等生活物資。志工們頂著40度的高溫,白天備餐、送物資。晚上忍受蚊蟲叮咬,揮汗整理物資,只為陪伴災民走過人生最艱難的一段路。
從難民到災民到志工
2日上午,第一與第二個服務站持續供餐給40多名災民,同時也打包150份便當,送往市區醫院,分送給病患與辛苦的醫護人員。
1日才剛成立的第三個服務站──彬文那聖恩堂,也在2日提供收容與供餐服務。年輕志工們一早就先打掃教會環境、清洗太陽能板,只為提供災民穩定的電力與生活空間。
中午過後,來自聖之家教會的年輕志工們出發至市區醫院,分送瓶裝水、麵包、乾糧給病患與醫護團隊。這群年輕人中有些是來自北部腊戌的難民,因內戰而輾轉來到奈比多。雖然自己是難民,這次也因租屋受損而成災民,但他們當志工不落人後,各個帶著笑容走進醫院臨時收容棚,為傷患與家屬加油打氣。
能做志工感覺很幸運
下午,青年志工們協助一戶受災戶搬遷至較安全的地方。晚餐後,仰光華人基督教會運來一大卡車的救災物資,大家連夜整理。裡面有口罩、蚊帳、手套、乾糧、飲用水、止痛藥、麵條、涼蓆等,都是目前災區最需要的補給。
「由於餘震頻傳,我根本不敢進屋,現在每天都睡在戶外帳棚。晚上蚊子多又很悶熱,但只要想到那些罹難者與傷患,而自己還能做志工,就覺得很幸運了。」一個志工分享。
另一個聖之家教會的青年志工則說:「看到病人與家屬收到水時的笑容,讓我很得激勵。雖然我能給的有限,能做的也不多,但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呀!」
0401救助〔昨天搶加油 今天換搶水〕
設立第三服務站 志工搶水大作戰
緬甸強震災情持續擴大,奈比多市面臨斷電、斷水,及油料短缺等多重挑戰! 4/1(二),基督教救助協會緬甸辦事處在彬文那城聖恩堂開設服務站。這是繼安置中心、中文學校後的第三個服務站,可提供臨時收容、日常餐食,及心靈關懷,當晚就有13名災民入住。
「但問題是沒水!昨天我們排隊搶加油,今天則到處搶水!」辦事處主任陳逸群說。自地震發生以來,災區就一直為缺水所苦。沒電沒關係,反正本來就常停電,日常煮食就改用瓦斯,再不濟也可挖灶燒柴,但沒水就頭疼了。在天天都高溫40度下,不能洗滌洗澡也還可以忍,但總不能不喝不煮吧?問題是到處都缺水!
因地震引起地殼滑動,許多原本的水井與地層水源都無法正常取用。即使原來的水井使用發電機,都不一定抽得出水來,因為井底都是泥水。因此,這幾天志工們進入搶水大作戰,到處募水、買水。感謝神!4/1終於找到一大卡車的飲用水。除供安置中心煮食,也送給路上搶修復電的工人、醫院病患,及露宿街頭的災民。
少女誠心小微光 安慰力量不微小
而在送水行動中,出現了一個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身影——華僑少女誠心。她的父母皆為在地華裔宣教士,2023年曾到嘉義基督教醫院接受重大手術,重獲新生。這天,她主動加入志工的行列,與5位教會傳道人一同前往市區醫院,發放飲用水與麵包,關懷受傷病患。
誠心的身影就像黑夜裡的一道微光,讓人感受到:在災難面前,每個人都很微小,但每份微小的善意,也都能成為無比的安慰力量!
0330-31救助[想加油,真的要加油!]
緬甸強震發生後,1919食物銀行位於首都奈比多的黑水虻養殖場,立即轉為災民安置中心。28日,有19名孤兒院孩子與3名志工老師入住,29日天又多了10位村民。還好31日來了12位志工,包括聖之家教會3人、內比都神學院3人、聖恩堂教會志2人,及仰光德寧供教會4人,才讓中心能順利運作。
他們是難民也是災民
救助協會緬甸辦公室主任陳逸群表示,「現在緬甸每天都高達40度,沒水沒電,的確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養殖場雖可住宿,但沒發電機,又來不及挖井取水,而走路5分鐘外的中文學校就有發電機與抽水機,因此30日我們已將煮食與供餐點移來這裡,31日就有40人在此用餐。志工們分工合作,有人切菜,有人煮飯。31日我們煮了一大鍋咖哩馬鈴薯肉與醃菜,不只讓大家吃飽,也打包了150份便當,送到市中心的重災區。」
令人感動的是,原先被收容的孩子們,如今也成為煮飯志工。這群孤兒院孩子,因內戰而輾轉自臘戌遷至東枝,3周前才搬到養殖場附近租屋。沒想到碰到震災,租屋處全毀,還好圍牆向外倒塌,孩子們全都平安。陳逸群說:「這些孩子都很乖,主動幫忙切菜打飯。他們是難民也是災民,所以特別能感受到流離失所的痛苦。」
排兩小時加10公升油
要買菜、送便當,都要用車,但偏偏加油是一大難題。陳逸群指出:「平常就要排隊的加油站,如今更是出大排長龍。在40度的高溫下,我們要排一兩個小時才能加到油,而且每次只能加10公升!幸好我們昨天預先加了些,今天才有辦法順利買菜、買水,及發送便當。」
「用電、取水、加油…,這些我們在台灣『習以為常』的日常,在這裡卻是一點也『不理所當然』,實在令人感嘆。」
0329救助[缺水缺電下的困境]
奈比多的居民平常烹煮都使用電爐,但因全市都停電、停水,所以為了供餐給安置中心的孤兒們,志工們一早就到市場購買瓦斯、瓦斯爐、鍋具、餐具、食材等。但幾乎所有市場和店面都關門,目前志工們正積極尋求解決方法。
0328救助[1919奈比多臨時安置中心開啟]
為了安置奈比多無家可歸的災民,緬甸地震後3小時,1919食物銀行緬甸黑水虻養殖場已快速改裝成臨時安置中心。
傍晚,首先入住中心的,是附近一所孤兒院的19個孩子與3個志工老師。這所孤兒院原在臘戌,去年7月因反抗軍佔領臘戌,搬遷到東枝,3周前才又搬遷到奈比多,但昨天的地震把租屋處震毀了。
1919食物銀行-328緬甸震災救助
勸募許可/衛部救字第11313644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