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救助夥伴平安:
您發現最近物價上漲,荷包越來越扁了嗎?根據《ETtoday民調雲》1月的調查顯示,過去半年內81.6%民眾感受到物價明顯上漲,6成民眾每月總支出多3001元以上,甚至有近3成自認每月「入不敷出」!
但事實果真如此?根據主計總處公布,今年1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月增加0.58%,年增2.66%,連3個月超過通膨警戒線,創近11個月新高。而食物類年漲3.72%,其中蔬菜年漲20.30%、外食漲3.17%,房租也漲2.48%。高齡家庭(指戶內人口都是65歲以上的家庭)的CPI年增率則更衝上3%,其中食物、雜項、居住類,分別漲4%、3.65%,及2.6%。
根據主計總處《2023年家庭收支調查》,中等收入家庭在伙食費上的支出約佔可支配所得的15%~20%。但據《1919食物銀行2023年年度分析報告》,1919食物銀行所服務的6,717戶家庭,不論是親送食物包或實體銀行,伙食費支出都超過30%(實體銀行為30.94%,親送食物包為36.65%)。加上這些家庭中,65歲以上者佔20.22%(其中花蓮高達24.82%),而物價高漲對高齡家庭的影響又較大,顯見未來弱勢家庭對1919食物銀行的需求也必更高。
1919食物銀行自2010年成立以來,透過親送食物包、實體食物銀行,與惜食計畫服務弱勢家庭。其中食物包,至今年1月止,已透過953個1919服務中心,服務75,566戶次,發出330,931包。實體食物銀行於2015年12月推出,目前全台11間每月約服務600戶,至2025年1月止已服務39, 775戶次。惜食計畫自2017年推出,每日透過4處處理中心和2處轉運站,收取11間大賣場的惜食,每天約處理2噸,分送給超過300個陪讀班與老人供餐點。
然而,因許多部落地處偏遠,物流困難,以致惜食計畫的普及性並不高。因此,1919食物銀行於去年底推出「惜食中繼倉網絡ESG計畫」。希望未來3年內能在全台建置30座中繼倉,而首座已於今年元旦,在全台阿美族最大部落-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正式啟用。
當物價上漲,而薪資增幅跟不上時,貧富差距就拉大,而弱勢家庭就更多!謝謝您長期以捐款支持1919食物銀行,讓我們能持續把愛親送到府,溫暖每個需要的家庭。每週五我們仍在禱告會中為您代禱,歡迎提出需求(02-8660-9995*118陳小姐)。
基督教救助協會
理事長 / 夏忠堅 秘書長 / 鄭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