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夢想起飛【單車環台Day12】
2025.01.02
第十二天1 / 1 (三) 台東池上─花蓮光復 90.5 km
途經:台東縣池上鄉;花蓮縣卓溪鄉、富里鄉、玉里鎮、瑞穗鄉、光復鄉,共6個鄉鎮市區。
乘著祝福飛向夢想高峰
池上的美是自然的美、樸素的美,也是靜謐的美。夜半12點的跨年鞭炮,是池上唯一的喧囂。還好,就2分鐘!單單2分鐘,就讓我們從2024年跨進2025年。然而苦難不會因跨年就減少,同樣為愛走動也不能因跨年就削弱。
一早,1919單車環台車隊仍然準時騎乘。出發時,飯店經理特地分送給每位勇士兩顆氣球,讓大家祝福許願。新年新希望,看著五彩繽紛的氣球冉冉升空,唯願大家都能乘著祝福飛向夢想的高峰。
這是台灣未來的縮影嗎
氣溫下降了,車隊進入花蓮最南端的東里長老教會,王芳舟牧師已等候多時。東里教會是已設立108年的老教會,佔地遼闊、建築空間寬敞,但在人口外流下,聚會人數僅30多人,會友平均年齡超過65歲。還好,教會還有幾位「初老」同工可以服事「老老」信徒,但這會是台灣社會未來的縮影嗎?
東里長老教會的確老年信徒居多,但就因為如此,所以才更需1919急難救助金與食物銀行的資源。李阿嬤因嚴重脊椎側彎,行動不便,但還要照顧2個兒子、1個孫子。因為2個兒子都領有殘障手冊,大兒子肢體殘障,小兒子腦傷退化。幸好教會為他們申請了食物包,一家才能穩定生活。
受助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車隊切過玉里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騎上舞鶴的大坡,在北回歸線標誌公園休息。上坡之前還是熱帶,下坡就變成亞熱帶了。過了秀姑巒溪,車隊來到富源長老教會。
富源教會的主要群族是阿美族,目前聚會人數約50人,由鍾美枝傳道牧養。富源是美枝傳道的老家,但她過去在豐濱教會服事,培育了許多青少年,也連結10間教會一起開辦豐濱1919實體食物銀行。目前教會主要運用1919急難救助金服務社區。
阿水伯夫婦就是接受救助金的受助者。阿水伯今年72歲,妻子中風8年了。但他仍堅持自己照顧,餵食三餐、洗澡等。去年2月,阿水嬸一度病危,還好美枝傳道協助送醫,才撿回一命,同時還為她申請了急難救助金。今天,金水伯特地用輪椅推著阿水嬸前來,雖然她說話不清,但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令人動容。
當車隊即將結束富源的拜會時,創隊隊長夏忠堅牧師獲悉鍾美枝傳道的媽媽幾天前才剛過世,而今天卻依然來接待車隊,深受感動。他哽咽地報告這件事,美枝傳道也哭著分享媽媽心肌梗塞過世的心情。夏牧師為美枝傳道禱告時,許多勇士也都感動地哭了。
把這次環台當蜜月旅行
東里與富源這幾個受助家庭就像難民,無助、缺乏支持系統。謝秉承與陳慧瑄是兩個月前才結婚的新婚夫婦,他們一定最能了解他們的困境與心態,因為他們是青年使命團(YWAM)的宣教士,秉承過去曾在法國難民營工作,今年3月兩人將前往約旦服事敘利亞難民。
慧瑄2008年就曾與爸爸陳伯杰牧師參加環台,她說:「我把這次環台當作蜜月旅行,希望出國宣教前,能更多認識台灣教會,了解1919事工,以作為我們將來事奉的參考。」
第一座1919食物銀行中繼倉
勇士靜默地騎乘過「大農大富平地森林」,來到救助協會與太巴塱長老教會協會合作的黑水虻養殖場。「那麼好」牧師介紹,目前養殖場所生產的蟲乾、虻糞,已開始供應幾家小農,他們所生產的部分稻米、蔬菜、雞,則可以由救助協會購回,作為陪讀班、供餐點的食材。勇士們對於黑水虻養殖頗有興趣,紛紛發問,還拿現養的成蟲做餵雞秀。
車隊接著來到太巴塱長老教會,參加「1919食物銀行太巴塱中繼倉」的啟用典禮。這是1919食物銀行的第一座中繼倉,未來將讓鄰近鄉鎮的陪讀班、文建站等供餐點,來此領取食材,以減少食物浪費與食材費的支出。
今天是2025年的第一天,也是豐富而特別的一天。勇士們就像家人般,情誼越來越深。但為急難家庭募款的旅程,只剩下三天了,所以好幾位勇士都已提出要報名2025年的環台。大家也都更加肯定,環台是為了完成1919愛走動的異象,是為了幫急難家庭募集救助金。就讓我們繼續為彰顯愛、為救助弱勢而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