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遺忘【幸福巴士Day9】

2024.12.30

幸福巴士日誌 12/29

服務站:安春日1919服務中心(安息日會春日教會)、來義拿撒勒1919服務中心(拿撒勒人來義教會)

回鄉服務 子承父志

今天上午,幸福巴士來到安春日1919服務中心。由於教會空間狹小,特向社區活動中心借場地。舞台後方是排灣族藝術家賈比恩於2019年繪製的太陽圖騰,紅、黃、黑色強烈,看來格外耀眼,也展現排灣文化的深厚底蘊。
徐志宏牙醫師今天加入洗牙的團隊。他是排灣族人,17年前從高醫畢業後,就回到故鄉來義鄉服務。他說:「不管是來義,還是春日,醫療資源都很有限,尤其牙醫很少,但我診所的設備並不遜色,甚至擁有先進的電腦斷層,完全比照台北的規格,平時也常四處巡迴看診。」徐醫師最大的孩子目前在高醫讀醫學系三年級,未來也計畫回鄉服務,子承父志。

賣菜阿姨 一人帶5孫

現年60多歲的阿香姨(化名),一個人帶4個孫子與1個曾孫。她說:「我的兒子當兵時過世了,女兒的4個孩子都由我帶大。她身體不好,能做的工作有限,教養的重擔就由我負責。」由於長孫女很早就懷孕生子,所以教養的責任也落在阿香姨身上。
她每天批菜賣菜,有時也帶著曾孫在部落街上一起賣,靠微薄的收入把他們一一拉拔長大。「謝謝幸福巴士的服務,有你們感覺好幸福。」她哽咽地說著,眼中泛淚。不知是感慨,還是感動,也或許兩者都有吧。

風災過後 長者留守

午後的陽光灑了下來,幸福巴士來到來義拿撒勒1919服務中心。同樣教會因空間狹小,特借用村里活動中心進行服務。一旁的建築物是文化展演廳,講述部落的歷史。劉雪花牧師表示,「這棟建築原是派出所,88風災過後,大部分的居民都遷到山下,派出所也因此裁撤了。目前村裡的居民多為長者,因為已經習慣山上生活,不願遷移。所以我們稱這裡為『舊來義』,山下稱為『新來義』。」
「小西瓜,大西瓜!」沈安蓉與林麗蓮兩位志工透過翻譯,帶領長者們一起玩遊戲。大家比手畫腳,雞同鴨講,笑聲不斷。

新舊來義 都不遺忘

目前住在新來義的高阿公,曾在拿撒勒人來義教會服事多年。近年因心臟衰竭,長期臥床,需依靠製氧機。為了探訪他,幸福巴士的隊長劉凱平帶了另外4位志工,特地從舊來義驅車15分鐘到他家。為他帶來禮物,也為他禱告。
不管是舊來義的長者們,還是新來義的高阿公,幸福巴士都沒有遺忘。希望今天的服務,能為他們注入滿滿的暖流,讓他們帶著滿滿的祝福,走更長遠的路。